历口镇光辉村地处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西北38公里处,距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牯牛降13公里,距历口镇政府所在地0.6公里,大新线穿村而过,交通便捷,生态和林茶资源十分丰富,历史悠久,是2021年度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范围共73户,293人,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总体目标进行打造,建成了一个集历史文化、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为一体的秀美茶旅村庄。
以拆除破建设难题,用整治开村貌新局
光辉村将“拆整破局”作为建设理念,不断扎实推进“五清一改”工作。一方面,通过坚持改厕进院入室、污水有效处理、垃圾分类处置,不断推进整治工作,做到应改尽改、应纳尽纳、应收尽收。改厕普及、垃圾清运、污水处理率均达到100%。另一方面,通过筛选比对往年改厕及棚改数据,通过走访排查摸清乱堆乱放及乱搭乱建情况,并进行入户与电话访问等方式核实,切实摸清底数,安排镇村干部分片包保负责压茬推进。中心村建设以来,共拆除棚屋、旱厕、无功能建筑68间,清理乱拉拖挂线路1000余米,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200余处。
“微改造”绣精细节点,“五小园”焕村庄新颜
中心村在节点打造过程中,持续坚持“绣花功夫”,对村内重要建筑周边进行“微手术”,突出茶文化主题,精心雕琢采茶、制茶等茶元素“微景观”;同时充分利用村庄棚厕拆除后的“金边银角地”,穿插进种类丰富的“小菜园”“小游园”等“五小园”,增加村庄与人的互动元素,拉近游客与村落间的距离。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美丽乡村建设后,共打造“五小园”36处,建设景观节点32个。
“微循环”解建材之急,“微奉献”引村民自治
中心村建设中通过“微循环发展”就地取材、循环利用,用林木加工后的废弃板皮制作花盆、用闲置竹子制作柴火棚、用河道清淤后的卵石作为道路建设材料、用水泥仿制青石板铺路,有效解决了节点打造中的用料问题,同时充分号召群众奉献智慧助力乡村规划,奉献经验化解矛盾纠纷,奉献土地助力村庄建设,带动群众自治自理。
“微景区”造模范样板,“微运营”促产业发展
历口镇是祁门红茶核心产区之一,因地制宜地发展“茶文化”景区化,才能有效带动村庄运营。一方面,光辉村将废弃小树林改造成水上亲子乐园,并配套建设了一批茶元素网红打卡点,形成了一片集烧烤、露营、亲子、戏水、篝火晚会为一体的“微景区”旅游综合体项目。通过出租烧烤设备、租赁竹排等进行“微运营”,为村庄聚集了人气。另一方面,通过梳理祁红历史,充分挖掘古茶树等自然景观,创新茶艺、品法(桂花茶)等民间艺术,打造连片茶叶生态示范园“微景区”。并制作以各类 “茶故事”为主题的“微创意”产品配套销售,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多举措下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微产业链,村集体收入从美丽乡村建设初的15万增长到138万。
“积分制”助长效管护、“茶产品”画振兴之路
在和美乡村建成后,光辉村又引入了“积分制”管理的新模式,将积分与“生态美”超市兑换物品相结合,把日常“门前三包”、门内“四净两规”及捐款捐物等纳入积分核算中,由村干部每周进行考评记录,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助力村庄管护长效化。同时,光辉村积极探索“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新经营模式,强化区域品牌意识,推动茶产品精深加工,制作精品茶叶旅游伴手礼、茶产品纪念品等产品,不断提高内在价值。加强茶叶综合利用,探索开发市场潜力巨大的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等系列产品,通过电商直播平台,大力宣传推介各类产品,做活茶叶经济,带动村庄走向振兴。(李俣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