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长丰县岗集镇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以群众需要为根本,将党建工作的优势和活力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效能和动力,实现基层治理水平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依托“微调解”,拓宽“新渠道”。以社区为平台、网格员为支撑、职能部门为载体、社区志愿者为主体的服务模式,激活社会力量,增强调解能力。发挥“熟人治理”的优势,引导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和热心居民承担起“矛盾隐患收集员”的职责,创设“板凳议事会”、“思政微课”,把“调解”“送”到居民家门口;整合“四员一律”、法律明白人、“五老”等多方力量,组成“微调解”团队,主动深入社区、村落,及时发现潜在的矛盾隐患。对于小纠纷、小矛盾,调解员迅速介入,采取面对面交流、背靠背疏导等灵活方式,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微调解”还与司法调解等职能部门相互衔接,形成多元化解的工作合力。对于复杂疑难的纠纷,邀请专业人士提供法律指导和政策解读,确保调解结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截至目前,“四员一律”等团队进社区20余次,在法律法规等方面为600余群众答疑解惑。
依托“微网格”,发挥“大作用”。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实行包联网格“十五户工作法”,在网格内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跟踪、建立贯通到底的闭环责任链,做到简单问题网格员处理,复杂问题网格长处理,疑难问题网格指导员处理,真正实现矛盾不上交、化解在一线。在换届之后,秉持“新官不能不问旧事”,摸索创立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解释好、群众不理解的让群众解解气的“三解”工作法,在瞄准群众需求、找准对接点的基础上,让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及时说”“有处说”“有人管”。今年以来,网格员累计走访200余户,解决诉求60余件,征求意见建议80余条,处置化解矛盾纠纷10余起,对已调处矛盾纠纷人员进行回访50次。
依托“微服务”,迸发“新活力”。岗集镇党委坚持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全面解决好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住房、社会治安等问题,常态化开展助老护幼行动、夜间巡查、政策宣传等活动。组建“手拉手”“幸福来敲门”“‘药’您健康”等30余支志愿服务队。2024年以来,各类志愿服务队中开展300多次志愿活动,服务人万余人。截至目前,网格员对接镇职能部门为居民增设公交车站、添加道路缓冲带等20余种需求得到有效回应。同时岗集镇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情办好,将居民满意作为检验服务工作的第一标准,建立居民评议监督机制,邀请居民在街道社区为民服务过程中进行监督,并在满意度调查反馈中积极评价,参与评价群众达300余人次,评价风向良好。
下一步,长丰县岗集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践行为民服务理念,用“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变化”,切实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以“群众需要”为根本,从小事入手,不断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杨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