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高新区蜀麓中心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创新治理模式,做到阵地亲民化、管理网格化、自治项目化,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不断增强为民服务的满意度、精确度、融合度。
阵地亲民化,提升服务满意度。着力推动党群服务阵地亲民化改造,以街道级党群中心亲民化改造为契机,通过“零租金”招标引进一家商业组织进驻,以免费提供运营场地置换优质低偿服务。在规模较大的居民小区建设党群服务站,形成“15分钟党群服务圈”,目前已建成“1+9+14”的“中心-社区-小区”三级阵地版图,实现“家门口”党群服务站全覆盖。通过“1+N+N”的运行管理机制,即“1”个协调机构——党群服务中心,融合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志愿者服务中心等N个服务职能,制定阵地管理制度、服务制度等N项制度,确保阵地场所规范、功能多元、制度健全、管理有序。社区工作者在党群服务站实行开放式办公,履行11项职责清单和协助政府的73项工作事项。今年以来,开展了暑期托管、义剪义诊等1500余件服务居民事务,已服务1.3万余人次。
管理网格化,提升服务精确度。通过网格化管理,社区细化服务标准。按照300-500户标准及“方便管理、便捷服务”原则精细划分69个网格,将城市管理、环境整治、民情收集等工作统一整合到“一张网”。精心打造“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微网格—党员中心户”四级红网格管理体系,发动驻区单位、社会团体、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区域化党建,实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建立民主协商议事和党建引领物业提升“月点评”机制,形成“收集居民需求、产生自治议题、形成自治项目、议定化解方案”的小区网格议事协调“4环”闭环处理体系,今年以来召开小区网格党群议事会110余场次,协调解决蜀南庭苑小广场修缮提升等基层治理难题80余件,切实做到小区治理多元协商共治。
自治项目化,增强服务融合度。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站)开展小微治理工作,按照“挖掘培育居民带头人、引领组建居民队伍、征集落地居民项目、树立打造居民品牌”的思路,根据居民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特长,聚焦居民身边的“欢心事”和“烦心事”,以项目为引导,通过提供业务指导和资金支持,发动小区热心居民申报“微治理”公益项目,积极参与小区治理,逐步提升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实施“微治理”公益创投项目计划,鼓励居民组织、社会组织、志愿组织等策划申请项目。今年以来,以第四届“微治理”公益创投为抓手,围绕园区服务、长者服务、社区教育、儿童成长等多个领域立项15个微治理项目,其中党员发起8个,带动社区能人贤人参与开展活动150余场,服务居民9600余人次,激发自治共治活力。(孙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