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别山的腹地、江淮分水岭处,太平畈乡如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它不仅是声名远扬的“中国石斛之乡”、中药材的繁茂之地,更承载着一段激情燃烧的红色历史。
在漫漫归途中,那座宏伟的“天下太平”拱门,宛如一位忠诚的守护者,静静地矗立在太平畈乡的入口。它不仅是这片土地的标志性建筑,更是家乡人内心深处自豪与底气的象征。这四个字,蕴含着无尽的深情与诗意,热烈地欢迎着每一位归乡的游子,也寄托着新时代家乡人对天下安宁、和谐美好的殷切祈愿。
太平畈,这片深藏于大别山腹地的土地,地处霍山、岳西、英山三县交界,承载着厚重而光辉的历史。它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伍淑和、高维琪等共产党人在这里播撒马克思主义的火种,筹建党的组织,掀起农民运动的浪潮。1929 年冬,西镇暴动震撼皖西,成为六霍起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太平畈成为皖西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红 28 军在高敬亭的领导下长期战斗于此,使革命的红旗在大别山高高飘扬。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 48 军军部驻扎周边,这里成为了后方的坚强堡垒。
太平畈还有着一段短暂却意义非凡的太平县历史。1947 年 11 月,为应对斗争形势,皖西区党委决定在三县毗邻地区建立太平县。1948 年 1 月,太平县正式成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开展了一系列军事斗争和建设工作,得到人民的拥护,为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1948 年 11 月,随着形势好转,太平县完成使命撤销,所辖地区分别归属霍山、岳西、英山。
其旧址位于太平畈村船形湾组李氏宗祠,虽原有建筑已大多不存,但在历史传承者和探索者的努力下,2014 年 7 月这段历史载入县志,“原太平县旧址”碑文成为又一张珍贵名片。2018 年,太平畈乡党委、政府遵照指示,在太平畈村村委会成立太平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全面展现那段革命岁月,告慰忠烈。
如今,在一代代太平人民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石斛之乡”成为太平畈一张亮丽的名片。霍山石斛,这一被誉为“中华仙草”之首的名贵中药材,主产于太平畈乡。
说起霍山石斛,不能不提“大别山药王”何云峙。70 年代,身为老虎崖中药场场长的他开始研究石斛的无性繁殖,经新一代传承,产业不断壮大,为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贡献卓著。如今,“中国石斛之乡”的石碑在太平畈乡政府所在地矗立,见证着这片土地的繁荣。
如今,全乡一万五千余亩的霍山石斛基地规模宏大,七百余家相关企业(合作社)蓬勃发展。乡内农商行网点存款近 6 亿元,户均存款超 15 万元,真正实现了产业富民的美好愿景。2019 年 10 月建成开放的霍山石斛文化博物馆,通过“斛中秀杰 历史名药”“石中芝兰 养命应天”“石斛之乡 养生福地”三个展厅,全方位展示着霍山石斛的发展历程、非遗技艺传承和三产融合成果。众多网络达人在此直播,不遗余力地科普、宣传和推广霍山石斛知识。
霍山石斛成绩斐然,先后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荣获“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拥有中国驰名商标 1 个、马德里商标 1 个、省著名商标 11 个。2020 年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二批清单产品,2021 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并列入“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
太平畈乡,从革命的烽火中走来,在新时代绽放出独特的光彩,历史与现代在这里交融,铸就了它的辉煌与新生。太平畈乡,这片神奇的土地,红色历史为其增添厚重底蕴,中药材产业让其焕发蓬勃生机,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阔步前行。(孙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