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桐城市双港镇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聚焦组织体系、骨干队伍、多元参与等关键环节,提升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打造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织密“微网格”,建强组织体系。按照“有热情、有能力、有时间”的标准,优先选用离退休干部、退役军人、乡贤、五老、志愿者等担任微网格员,积极引导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人员加入微网格员队伍,选优配强网格力量。在双铺村、天城村等5个村选聘乡贤能人挂任村党总支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助理,参与制定村“两委”阶段性工作目标、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等。成立4个红色物业网格党支部,覆盖10个小区1500户。通过推动组织、综治、民政网络等多网格合一,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推进“微治理”,提升治理效能。制定村民议事协商制度,完善民主听证会、民情恳谈会、评议会等协商机制,推广重大事项提案讨论制度。推行各村重大事项“一事一议”,引导自治组织围绕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开展民主协商,自主解决问题。在调解邻里纠纷、开展志愿服务等方面有效发挥积极作用。双港镇龙山村“四上四下”工作法、基层协商议事制度自开展以来累计收集群众反馈事项超500多条,帮助解决群众诉求60余个。2021年成功入选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试验试点单位。
做优“微服务”,提高满意程度。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警情通报、扫黑除恶宣传等活动累计达1500余次,有效加强平安双港建设。培养“法律明白人”300人,“法援明白人”80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引导村民在法治氛围、法律框架内解决问题。推动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从抓产业培育升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治理、人居环境整治、乡土人才开发利用等方面高标准谋划书记项目和书记领办事项,评审立项20个村书记项目和83个书记领办事项,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金聪 夏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