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祁门县祁红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因地制宜谋发展、多措并举促新风,推动基层党建、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协调发展,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着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筑牢基层堡垒,激活“红色引擎”。通过打造特色亮点、挖掘潜力抓好党建阵地建设,锻造乡村振兴主心骨。今年以来,围绕政策宣传、理论知识、会议精神等内容开展理论宣讲10余次,覆盖群众500余人次。通过“理论教育+实践操作”,将学习内容与基层党组织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学思践悟、学以致用,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持续提升党员精细化管理水平,设立党员先锋岗26个,建立党员责任区,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聚焦为民服务,提升“乡村颜值”。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群策群力良好格局。组建“爱心志愿服务队”,制定“送关爱、政策科普、送教上门”服务清单,把贴心服务送到家门口,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服务群众千余人。持续发挥党员干部、“五老理事会”、志愿服务队等群体作用,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切实营造“人人参与、人人爱护”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20余次,参与党员群众1000人次。
壮大集体经济,注入“发展动能”。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为乡村发展提质赋能,以皖赣特委会旧址、舍会山红色大讲堂等红色革命遗址为串联,高标准推进永胜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截至目前,共实施相关项目17个,整合各类资金共计 856.5万元,其中:2023年累计接待红色教育、主题党日活动89批次,3200余人次,村集体经济增收11万元,并获得省市县各级媒体宣传报道,舍会山红色文旅品牌初步显现。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红色文化阵地与绿色生态资源的有机融合。积极盘活绿色资源,打造一村一品,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汪苏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