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草养鸡禽、禽粪种经林、林茂枝干壮、壮枝结硕果……”临近秋分,在祁门县祁山镇沙溪村天家坦家庭农场,这里虫草食物化、禽粪资源化、种养一体化的种养模式不仅大大降低了种植养殖成本,而且实现了林业、养殖业优势互补、种养链接、持续高效利用的“生态种养”绿色发展新业态。
走进天家坦家庭农场,到处都是此起彼伏“咯咯咯”的鸡叫声。漫山遍野的油茶树郁郁葱葱,一颗颗饱满的油茶果挂满枝头,果香弥漫整个农场;油茶树下,三五成群的鸡或趴、或玩、或追逐;有的在啄嫩叶草籽、有的在追逐小虫,这些鸡毛色鲜润,神态机灵,活力十足。场主方海龙介绍:天家坦坦长约1500多米,占地近200亩,2014年至2017年农场陆续种植了3万株油茶苗,结果杂草生长比油茶苗快,一轮草还没锄到头后面的杂草又冒出许多,严重地影响了油茶苗的生长和茶园的土壤养分。2018年,方海龙依次在园中分段建起七座鸡舍,并批次投入鸡苗,还在园内挖掘贯通全园的大小沟渠和两个近5亩的无公害处理水塘,源头保护处理不污染粪尿,科学归集、加工利用、种养链接、绿色循环。
“白天,鸡群能够以幼草、草籽、蚯蚓及各种害虫为食,我们只需根据情况补喂一些自己配置煮熟的饲料,例如玉米、稻谷、麦麸等”方海龙欣慰道,这些鸡由于在绿植的油茶树下散养,空气新鲜、环境宽松、自由,再加上食五谷、饮山泉、满地跑、吃虫草,所以病害较少,肉质也非常紧致鲜美,每天都有市民电话订购或慕名前来选购;要是逢年过节,茶园鸡更是供不应求。为保证鸡舍鸡群安全,方海龙还养殖了少量狮头鹅等大型家禽配合电子驱赶器、警报器抗击来犯野生鹰兽。
每年养殖2万只鸡给天家坦家庭农场带来近百万收入,也给油茶园除草、油茶生长提供源源不断的生物肥料。方海龙如数家珍,鸡可以刨土采食油茶园内的杂草与害虫,既省去人工去除草,更无需喷洒除草剂,还提高了土壤的松软度。而且年产约300吨鸡粪也是一种肥效超强的有机肥,既减少了油茶树的肥料投入,还提高茶园土壤的通透性。“现在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追求绿色无公害;生态‘立体种养’就成了解决杂草问题的良方,达到了双赢的好效果。”
“有机肥替代化肥,土质变肥了,油茶树长势好了,病虫害也减少了。”方海龙看着长势喜人、陆续挂果的油茶树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还有个把月就到了霜降采油茶果的时节了,待到盛产期,农场年产油茶果200多吨,产值近60万元。”
“生态种养”是山区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祁门县祁山镇依托近30万亩林地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林地单一型向“1+N”立体复合型发展模式转变,构建多层次林地产业业态。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经济,有利于促进林地产业生态建设、丰富林地产业结构,实现林地可持续发展。(刘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