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供电公司:双创转化 赋能智慧高效配网
来源: 罗志丰 张硕 胡科伟 2024-09-20 10:05:10 责编: 王霞


近年来,为顺应新时代数智配电网发展需求,国网祁门县供电公司积极行动,不断加强配网项目科技创新力度,以强化配网数智化管控水平,提升配网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当前,在深化国家“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深化新能源就地消纳以及多维度提升电网的供电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已然成为电力行业肩负的重大使命。祁门县供电公司充分认识到这一使命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不断强科技创新应用,深化双创转化应用,加速构建数智配网和新型电力系统,从而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加可靠、高效、清洁的电力保障。

试点先行、光储平衡降损提效

8月23日,祁门县供电公司首个试点的光储就地平衡台区线损管理项目在祁门县安凌镇芦荔村顺利投运,在为该地区绿电消纳下的线损异常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保障同时,也为辖区光伏设备的利用率提升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一直以来,祁门地区分布式电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台区末端和轻负载侧,导致区域电网建设分布上,存在着用户较分散,光伏利用率不强、台区线损偏高等现象较为突出。今年3月初,根据区域内光伏电站上网、区域负荷特征以及台区线损等实际情况,该公司试点建设了芦荔村光储就地平衡项目。

据悉,光储就地平衡项目投运后将能有效保障储能与光伏的最优配置,确保线损不异常、光伏高利用。在项目实施上,该公司主要是结合祁门县安凌镇芦荔村分布式电源现状及发展情况,采用大方软件的线上模拟,制定了不同的“光伏+储能”就地消纳方案,探索以兼顾低损耗与光伏高效利用的互补,促进绿电消纳。该项目在筹建期间,还先后同步解决了现场设备问题改造、智能充放电系统研制、电能质量控制、储能装置现场选型、区域位置平衡等问题,成功开展并网供电运行试验达数十次,并获取了有效实验数据。

“试点建设的祁门县芦荔村光储就地平衡项目,也为该公司后期在光伏并网工作上提供了更科学的数据评估和经验参考,有利于推动光伏并网等方面工作的技术革新,既保证了线损管理优质同时也能够极大促进新能源有效消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赤岭供电所所长操季春介绍。

研发设备,新型变台智能融合

2024年9月6日,祁门县供电公司在黄山祁门县芦荔村安装的模块化横向一体式柱上变台设备成功完成带电接火作业,标志着该柱上变台设备顺利投运。

祁门县芦荔村雨水较多,当地以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居民负荷为主,季节性负荷特点明显,高比例分散式的新能源及新型用能设施接入需求高,在省公司数智配网部的指导下,祁门县供电公司公司主动与经研院联系,参与项目攻关团队,围绕“乐高”理念,深化柱上变台设备一体化集成方案研究,将变台内设备进行模块化组建,形成“3+4”模块结构,提出柱上变台设备一体化集成方案,可根据不同模块的功能需求、不同场景需求,实现模块单独或组合式快速安装,提升柱上变台设备的集成度、可靠性和通用互换性。

在应用中,因该模块化横向一体式柱上变台设备内置了智能感应单元,可智能识别台区内设备运行状态,实现半30分钟内AI拓扑识别,同时具有故障区域毫秒级感知,投运后将有效提高设备运维安全可靠性,供电可靠性提升至99.9874%,提升配网系统的新能源友好接入能力,有力支撑祁门县芦荔村“和美乡村”建设,助力打造生态共富的“零碳样板村”。

“在推进双创转化工作中,我们大力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平台作用,主动联系省经研院,并以匠心促创心,以初心铸恒心,通过严谨的科创工作和细致的现场服务,全力支撑分布式智能配电系统高质量建设,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祁门县供电公司发建部负责人说。

柔性互联,数智配网安全可靠

目前,祁门县供电公司正在拟建设一套基于“源网荷储”的多台区低压柔性交直流混合互联供配电系统。

据悉,该互联供配电系统主要通过“源网荷储能源管理系统”的和“多端口能源路由装置”统一能源调控,将分布式光伏发电、分布式模块化储能单元、电动汽车充电桩、交直流负荷完美地形成一个可离散、可聚合的“低压柔性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络”。

在实践中,该公司将一方面通过在祁门县芦荔村开展4个台区低压柔性直流互联建设,台区间分别采用AC380V低压交流互联和DC750V直流母线互联方式共同形成柔性互联和能源互济。另一方面,则是在芦荔台区和上张台区分别配置2台能源路由器,中间采用直流母线互联,实现台区的能量控制与分配,其中分布式光伏、充电桩、直流负荷就近接入到直流母线,实现新能源的直流并网和就地消纳减少能源转换环节,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多台区低压柔性交直流混合互联供配电系统的投入使用,既能实现与配电网之间能源协同作用,又能作为备用电源为电网提供电力保障,充分利用储能的能量跨时空调节作用,确保了供电的连续性与可靠性,提升配电网末端供电保障能力。”祁门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罗志丰说。

下一步,祁门县供电公司还将结合芦荔村“源网荷储”特点,因地制宜,全力打造新型农村柔性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示范工程,以实现台区间的能量均衡控制、光储协同消纳、系统节能降耗和电能质量优化治理,多维度提升新型配电网的供电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切实为乡村振兴发展赋能添动力。(罗志丰 张硕 胡科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