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祁门县祁红乡持续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着力从乡村治理、村集体经济、人才培养三方面发力,以党建“引领力”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打好乡村治理“组合拳”,提升乡村振兴底色。画好网格“同心圆”。着力提升网格管理水平,实现网格党组织全覆盖,形成“党建引领、全域覆盖、纵横贯通、网格联动、多方参与、民主协商”的网格管理体系。依托网格化管理,推进群众矛盾纠纷“大调解”,截至目前,祁红乡共受理调解矛盾纠纷75件,成功化解75件,调解成功率达100%;建好服务“新阵地”。依托“枫桥经验”,有效整合党建阵地和软件资源,利用智慧“e”治理平台大数据预警、研判,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关信息,加强综合分析研判,面对突发情况确保能够快速反应、妥善应对。打造村级“党员活动室”,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常态化、政治生活规范化、党员管理严格化、事务决策民主化,提升党建水平。
夯实村集体经济“基本盘”,擦亮乡村振兴成色。立足全域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走“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发展之路,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采用“党组织+企业+农户”模式,优化产业结构,以茶叶种植、中药材种植、生态养殖等为主导产业,解决农民务工情况,农民获得收入的同时,实现家门口“就业”,获得务工收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造乡村特色旅游品牌。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为乡村发展提质赋能,以皖赣特委会旧址、舍会山红色大讲堂等红色革命遗址为串联,高标准推进永胜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今年1—7月,吸引游客开展研学游、红色游1200余人次,实现文旅产业产值4万元。
弹好乡村人才“协奏曲”,增添乡村振兴亮色。抓好头雁队伍建设。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纳入年度实绩考核,以“评”促干,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带动整体工作提质增效。抓好后备人才培养。加大村级后备力量摸底排查和培养储备,建立党政班子成员、村党组织书记与后备力量结对帮带机制,为村级后备人才搭建成长阶梯。做好村干部学历提升工作,主动对接,动员多名在职村干部和后备力量参加学历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陈海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