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金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持续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统筹抓好问题整改和党建质效提升,“五个突出”着力建设模范型机关,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引领带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突出“两个维护”,建设“学习型”机关。牢固树立机关意识,全局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聚焦理论武装学习。严格落实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第一议题”等制度,围绕主业主责,全面安排学习内容,强化理论武装。抓实党纪学习教育。党支部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任务,科学制定工作安排、周密细致组织学习、配优配强工作力量。以“集中+个人”“学习+研讨”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引导支部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突出重点学、丰富形式学、深入领会学。推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走深走实。全县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学、悟、践”上持续用力,奋力谱写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今年以来,开展集中学习研讨10次,党支部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先后开展了20余次集中学习。
突出“从严治党”,建设“廉洁型”机关。狠抓责任。该局制定《中共金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2024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明确4大项工作重点11类任务及措施,确保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到实处。紧抓主线。坚持将调查研究和问题整改贯穿始终,结合县委巡察反馈问题,局党组主要负责同志牵头调研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带动局领导班子开展涉及光荣院、基层治理、“三化”建设等领域调研课题3个,切实做到摸准情况、找准问题、提准对策。严抓监督。制定《金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作风效能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坚持用制度管人,用纪律约束人,强化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同时认真落实“一改两为”专项监督行动,对重点领域进行全面自查自纠,针对党员干部作风不严不实等问题,制定了10项监督问责清单,以谈心谈话、批评教育、通报批评以及提醒谈话等方式督促党员干部强作风、增活力、提效能。今年以来,谈心谈话25人次。
突出“全面过硬”,建设“堡垒型”机关。抓实队伍管理。该局积极做好党员培训,组织3名党员干部参加全县党员骨干集中轮训班。扎实做好党费收缴工作,年初重新核定缴费基数标准和比例,前三季度,党支部已完成交纳党费5148元。严格发展党员。把好党员入口关,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等党内有关的条例,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上半年新发展1名预备党员,新接收1名入党积极分子。做好组织关系转移。坚持把退役军人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和教育管理作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使退役军人党员能够安好“新家”,及时过上组织生活,切实解决退役军人少数党员组织关系“掉在路上”,滋生“口袋党员”“失联党员”等问题,在退役军人党员集中报到时,提供一站式服务,让退役军人少跑路,切实提高服务满意度。今年3月,金寨在外(上海)创业者协会退役军人服务站上海挂牌成立,让在外地的退役军人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
突出“创新发展”,建设“效能型”机关。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力高质量发展。擦亮党建工作品牌。该局持续强化“兵之家”核心品牌引领,凝聚“老班长”,传承“金寨红”,不断深化细化“党建+”成效成果,深入开展调研研究,推进“互联网+烈士纪念设施+党员教育基地”,深化推进特色支部品牌。创新开展班长评理。为充分发挥一线老兵情况熟、政策清、感情深的优势,搭建其在党委政府和军人及军属之间的互动沟通平台,该局在开展“局长有约”的基础上,在乡镇站所建立了“班长评理”工作机制,其目的是激活“局长有约”在基层的“神经末梢”,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基层老兵的前哨作用和宣传教育作用。坚持探源寻亲。在与全国6个集团军、8支部队与金寨有历史渊源的英雄队伍开展“飞地拥军”共建活动的同时,该局传承红色基因,坚持深度挖掘,多方联系考察,在四川和新疆分别找到与金寨红军有血脉渊源的部队,纳入双拥共建。
突出“民生实事”,建设“服务型”机关。局党组始终将退役军人的呼声和诉求作为工作的重要导向,直面退役军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深入进去听“军”情、暖“军”心、解“军”忧,践行为“军”造福宗旨。深入一线听“军”情。制定出台了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工作文件,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联系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机制。今年以来,共解决各类帮扶389人69.95万元。民呼我应暖“军”心。创新开展背包情暖“光荣家”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让全县84名高龄独居和失能半失能优抚对象享受专业社工日常居室整理、助洁、助餐、助行、助购等8项服务,真正破解优抚对象居家困难和养老难题。多方联动解“军”忧。在日常联系走访中,退役军人部门工作人员不仅用退役军人系统内的帮扶政策开展工作,而且还积极联系多个职能部门联动、爱心团体与社会组织献爱心,为退役军人开展服务,不断增强退役军人的归属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徐乾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