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金寨县
传承“金寨红” 播散“拥军情”
来源:石义超 徐乾越 2024-10-12 10:52:05 责编:方欢 许梦源 纵强

金寨革命烈士陵园

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誉称“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金寨县植根红色沃土,勇担政治责任,倾心打造全省退役军人高质量发展红色传承示范区,先后荣获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单位等10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9月30日,金寨县在革命烈士陵园举行向烈士敬献花篮仪式

褒扬英烈  打造红色高地

革命战争年代,金寨10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血洒疆场,家家有红军,村村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处处铸丰碑。为褒扬先烈,教育后人,金寨县全面打造以金寨革命烈士陵园为“龙头”,以西线立夏节起义,东线六霍起义为“两翼”的全县红色教育基地体系。

金寨革命烈士陵园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设施建筑物保护单位,被命名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被列为全国首批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批完成全国红色基因库试点项目,是以烈士纪念塔为中心,融塔、馆、堂、碑、墓园、广场为一体,具有山区特色的大型综合性纪念园,提质改造了金寨县双河烈士纪念园等5处市级烈士纪念设施、金寨县蒋光慈革命文化纪念园等7处县级烈士纪念设施,修缮维护全县零散烈士纪念设施51处,集中迁移零散烈士墓91座。划定全县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区域,明确管护主体,强化日常管护。全县各单位每年隆重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和“9·30”烈士纪念日主题活动,让老区红色基因浸入心扉,真正发挥烈士纪念设施育人铸魂功能。

金寨县领导开展拥军慰问

飞地拥军  赓续红色血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金寨境内相继组建了12支主力红军队伍,红色血脉厚重。自2012年开始,金寨县组建“寻亲代表团”,开启全国跨区域“飞地拥军”,陆续找到了6个集团军和8支与金寨有历史渊源的英雄部队,并与县委、县政府签订拥军共建协议。

每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县委、县政府派出慰问小组,前往部队驻地“访亲”,给他们送去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同时,这8支从金寨诞生的部队陆续在金寨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组织官兵回老区“寻根”,积极参与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用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军爱民、民拥军的新篇章。

2024年春节期间,开展“暖军支前”暨送喜报活动

“暖军支前”慰问物资

暖军支前  深化拥军共建

新时期,老区金寨拥军传统历久弥坚。春节期间,县退役军人局联合县人武部及各乡镇全覆盖走访慰问金寨籍现役军人家庭1000余户,送上慰问金、慰问品,召开座谈会,帮助现役军人家庭实地解决生活、医疗、住房、入学等问题,让广大现役军人戍守边防,建功立业。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会同县人武部隆重开展为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活动200余场次,对荣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的现役军人分别给予30000元、10000元、3000元奖励,立功喜报由慰问小组敲锣打鼓送达,军人家庭主要成员佩戴红花绶带,充分彰显军人荣誉。选择县内优质酒店,签约挂牌10家“军人驿站”,现役军人返乡探亲,享受免费入住服务,让军人充分感受老区“拥军情”。

开展背包情暖“光荣家”活动,定期上门为金寨县油坊店乡元冲村烈士子女杨克地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高龄优抚对象来到金寨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送锦旗、感谢信

情暖老兵  倾心纾困解难

政府、社会“双轮”驱动,强化困难优抚对象兜底保障。县财政年度预算200万元资金,着力解决优抚对象“三难”(生活困难、医疗困难、住房困难)问题,累计帮扶优抚对象4000余人次1100万元。专设“迎驾长城基石”困难救助资金10万元/年,按封顶1万元标准救助重灾重病优抚家庭59户40万元。

创新开展背包情暖“光荣家”活动,争取财政资金50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全县百名高龄独居和失能半失能优抚对象享受专业社工日常居室整理、助洁、助餐、助行、助购等8项服务,真正破解居家困难优抚对象养老难题。争取“烈士亲人关爱一对一”项目,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持续3年结对帮扶慰问全县100名烈士子女家庭,真正让烈士亲属感受社会关爱。(石义超 徐乾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