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祁门县祁红乡着眼群众自治,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需求,积极探索符合乡域基层治理新路径,以务实的举措和行动,以党建引领基层“微网格”治理途径,努力把基层“微网格”打造成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忧,服务群众的“大阵地”。
优化网格管理,提升党建引领基层微网格治理效能。坚持用党建“微网格”下好基层治理“大棋局”,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切入点,通过科学划分44个微网格、配强网格队伍、实施网格化服务,延伸基层党组织工作触角,实现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提升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实现基层网格治理单元最小化,切实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充分发挥“微网格”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努力做到微网格内事项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反映、第一时间处置。
算好手中“民生账”,建立基层微网格治理长效机制。坚持记好用好“网格手账本”,探索出更便捷、更高效、更全面的“手中民生账”模式,为群众服务提供新途径,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群众幸福度“满格”。网格员和驻村工作队以及包组干部手拿“民生账”,了解群众诉求、政策普及等方面情况,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力求做到有问必答,有需必办,并跟踪办结情况了解群众满意度,形成闭环,切实把走访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送到群众的家中和心坎上,截至目前,为群众解决问题30余件,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0余件。一支笔、一本账,拉近了党群之间的距离,也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引领协商共治,助推基层网格化管理服务提质增效。按照“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共商共治”的思路,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组织参与文明创建活动,组建4支乡、村志愿服务队伍。今年以来,先后开展各项志愿活动60余次。建立“说事+乡贤队伍”平台,吸纳在当地群众中有威信、有影响的老党员、老干部等“五老”人员担任调解员、人民群众“勤务员”、普法教育“宣传员”,利用自身与群众接触广泛的优势,发挥“熟人”作用,引导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百余件,画好矛盾纠纷调解“同心圆”,推动村民自治和乡村治理互融共进。利用“党群连心桥工作室”平台,收集并解决各类问题20余起,其中调解矛盾纠纷10余例。
下一步,祁红乡将进一步做细做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激活服务群众“神经末梢”,以党建引领“微治理”,为民服务“零距离”为目标,为平安祁红建设创新献力。( 汪苏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