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祁门县凫峰镇始终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发挥一个平台、双向调解、多方汇聚的“及时雨”作用,积极探索出基层治理新路径,不断纾解群众心中所怨,全力维护辖区内的持续和谐与稳定。
一站式服务,便民解忧“加速度”。随着德上高速建设,凫峰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资源权属等各类矛盾纠纷也随之增加,为了让群众问题“有处说”“即时解”,镇依托综治中心全面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设,整合信访接待、多元化解、公共法律服务等资源力量,根据所接触矛盾纠纷的性质、形式、对抗程度不同,组织林业、土地、司法、公安等多个部门进行联合调处,确保各类矛盾纠纷依法依规及时解决,使群众诉求有人听、群众难题有人解,真正做到让办事群众“只跑一趟”。
双向齐发力,打好调解“主动仗”。发挥村规民约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软实力”,通过不断完善具体内容和实施保障,清晰界定村民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同时将63个村民组划分为63个微网格,以“网格+N”的模式让群众参与矛盾纠纷隐患排查,有效地将“工作对象”转变为“工作力量”。发挥纠纷调解机制“硬实力”,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辖区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开展分析研判,掌握矛盾纠纷动态,同时强化落实领导公开接访制度和重点人员包保管理,坚持难题前置,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
聚焦新力量,护航绽放“和气花”。发挥“熟人”“熟手”经验,运用新的形式,培养“新”的调解力量。建立健全“政法委员+调解员+志愿者”的组织架构,通过吸纳懂法律、有经验、有时间、有情怀的老干部、老党员、乡贤等多方力量,开设“调解讲堂”,传授调解经验和技巧,打造出一支覆盖面广、专业性强、参与度高的特色调解队伍,同时构建“党建+综治平台+网格化”新模式,充分发挥“E治理”、“解纷码”等网上平台作用,统筹解决基层治理中的各类突出问题,让和气之花在凫峰镇尽情绽放。(王淑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