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蜀山区稻香村司法所:“三气合一” 厚植法治文化精神
来源: 夏菁 2024-11-23 11:18:04 责编: 陈亮

年来,合肥市蜀山区稻香村司法所充分发挥法治宣传和法治保障职能,全面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各项举措,结合街道自身,围绕居民实际法律需求,持续延伸宣传触角,切实强化宣传载体,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广泛掀起了法治建设的磅礴力量持续法治宣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落地落细不断书写出法治和谐平安“稻香篇章”。

“送法”进楼入户  “接地气”

从辖区群众普遍关心的话题出发,聚焦社会热点难点,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案例为基础,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的主题法治宣讲活动。充分发挥社区“法律明白人”、志愿者、普法骨干、“四员一律”“红色小管家”“两代表一委员”“五老”等资源力量和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法律知识培训学习,建立起法律志愿服务团队,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形成了一支多元化多层次立体式的法治宣传教育队伍。他们亮明身份,持证上岗,精准服务。走街串巷,进楼入户,了解社情民意,收集居民法律需求,把“法言法语”转化成“乡音土话”,把家长里短演绎成“和谐乐章”,让居民真正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为居民解读剖析生产生活中常遇的法律问题。

载体作用彰显  “聚人气”

结合辖区实际,全面升级改造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同心驿站”“周末议事厅”“网格化”推陈出新,法治文化宣传栏“旧貌焕新颜”,做到5个社区法治文化宣传栏全覆盖,法治文化阵地“一社区一品、一特色”。

充分发挥警民联调室、法官工作室、书记解题室、“一站式”矛调中心载体优势,寓调解于普法,以普法促调解,实现1+1>2叠加效应。在调解过程中,邀请居民参与调解,通过以案释法、举一反三、以法论理等方式列举类似案例,帮助双方当事人自主分析研判,引导运用相关法律定分止争、息事宁人,做到在普法中调解,在调解中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让居民“沉浸式”“全景式”学习法律、弄懂法律,在潜移默化中体验感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线上+线下”联动  “有底气”

线上,街道司法所积极通过各种微信群搭建起“指尖上”普法共享课堂,由司法所工作人员、“四员一律”“法律明白人”等“巡诊问诊”,定期推送法律知识“菜单”、法律服务指南等法治“大礼包”“小贴士”,以辖区居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把法治案例及时普及传播分享给居民,架起警民、干群“连心桥”;线下,通过悬挂横幅、“摆摊设点”、开展法治讲座培训、张贴宣传海报、制作展板、电子屏巡回播放、散发讲解“明白纸、一封信”等“面对面零距离”形式,释法析理,答疑解惑,交流互动,不断筑牢辖区居民的法治观念和依法维权“思想根基”,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夏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