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不怕挑重担,也不怕啃‘硬骨头’!”近日,谈及工作,凤阳县板桥镇中心村村支书蔡瑞超语气坚定。他于1994年出生,2010年12月入伍、2018年12月退役,2021年12月任凤阳县板桥镇中心村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
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蔡瑞超上任后想到了建设广告牌。然而广告牌建设选址初期,就遇到了难题,被占地的农户认为广告牌遮挡阳光会影响农作物生长,便要求村委会征收地块。
“村委会无权征收农户土地,我们可以租用,每年付您租金。这一切都是为了中心村的建设呀,集体经济收入提高了,就有钱完善农业水利设施、美化村容村貌,何乐而不为?”在蔡瑞超的思想疏导下,该农户终于欣然接受。广告牌建成后,他带领村两委积极走访当地企业,最终以每年4万元的价格成功出租。
2023的村集体项目规划中,他带领村两委实地考察多家企业,打算入股分红的方式对接企业完成村企联建,但企业因分红比例高于银行利息,不愿合作。“我们村委会入股不只是提供资金,合作以后我们会帮你们在村内宣传招工信息,村民知道村委会和你们企业有联建合作,也会更加信任你们,银行的利息是死的,村企联建带来的收益是活的,你可别忽视企业文化宣传这块隐形收入......”蔡瑞超耐心向企业负责人解释。最终,成功签订了中心村入股分红合同。村委会入股100万元到企业,企业每年支付村委会9.6万红利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去年春节前后,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陆续返乡,蔡瑞超立马抓住机会,认真收集各种惠农种粮政策,为推动村里高标准农田整改及种植水稻工作做好准备。他自己穿上红马夹充当志愿者,通过“大喇叭”、海报、宣传手册等方式,进村入户宣传普及高标准农田整改及种植水稻,推动整改进程,引导青年返乡创业致富。今年秋季,集体经济种植水稻给村里带来整体经济收入25万。提起这位“90后”兵支书,村民们竖起大拇指。
“既要鼓大伙‘口袋’,也要富大伙‘脑袋’。”蔡瑞超在村民议事会上向大家说。自任职以来,他始终把村级组织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定期组织党员开展理论学习。高度注重阵地建设,以党员活动室为载体,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利用“三会一课”、远程教育平台等,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激发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中,他始终秉持“民主决策”,大事征求意见、小事集体研究,大家心里顺了,工作积极性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强了。“就像在部队一样,一个集体高度团结,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现在乡亲们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这是我们中心村最大的财富。”
青春无问东西,岁月自成芳华。身为一名青年共产党员,蔡瑞超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时的铮铮誓言。身为一名“90后兵支书”,他用汗水和智慧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诠释着责任与担当。(辛丹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