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年华时,他们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人民军队和国防事业,退役后,他们依然在新的“战场”上发光发热,服务群众和地方建设发展,始终坚守为民初心,践行时代赋予的使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退役军人。
费介军,退役返乡后,先后在乡镇机关、企业工作过,2018年4月担任博望区丹阳镇龙山村党支部书记、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2021年12月当选为博望区第三届人大代表。
2018年以前,龙山村因矿山关停后,村集体经济收入呈现断崖式下降,年度经营性收入不足4万元。费介军始终保持着退役军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军人骨子里不服输的韧劲总能让他迎难而上。带领支部班子成员经过反复研究,制定出一条符合村实际的“三步走”策略,利用现有“家底”,盘活资产资源最大效益;形成“以企带村” 走好“村企互动”发展格局;实现“以地生财”,使集体土地“快速升值”,2020年以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7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40%,摆脱了村集体兜里无钱“办事难”的窘境,也增强了村集体谋事创业的底气。
2024年3月,费介军因在龙山村工作表现优异,通过优秀村(社区)干部公务员招考,现担任丹阳镇乡村振兴办负责人。
博望区博望镇长裕村刘海海,2016年12月,自退役回到长裕村工作,刘海海由治保队员、民兵营长,一直干到村委委员、村委会副主任,并光荣当选为博望区第三届人大代表。
当上人大代表后的刘海海仍然发挥他的退役军人本色,在长裕村的人居环境治理中得以体现。为了有效根治农村的乱堆放、乱搭建的问题,刘海海通过村联席会议制定了“堵疏结合”“紧松相间”的工作策略,建立完善村内常态化管理新机制。同时,刘海海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模范带头的作用,积极带领家人、亲戚、朋友主动清拆违建乱建,清理乱堆放乱拉挂。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群众自愿拆除自家违建,长裕村的村容村貌美化净化活化和路面硬底化工作得到全面开展。
在博望区最近召开的人大会议上,刘海海作为博望镇代表团的一员,提出建议在农民建房政策中,注重农户的实际情况,调整审批标准议案,确保政策能够更贴近民意,更有效地满足农民的住房需求。
费介军、刘海海在当选博望区人大代表后,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的优秀品质。(杨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