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经开区海恒中心习友人民调解委员会,有这样一位后起之秀,他叫吴应凯,虽接触人民调解工作时间不长,却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与执着,迅速成长为群众信赖的调解能手,为习友居委会,特别是佳兴园小区这片小小的天地带来了大大的和谐。
吴应凯负责佳兴园小区的网格管理工作,这是一个典型的老小区,岁月在这里沉淀下浓浓的人情味,却也滋生出不少矛盾。物业与居民之间的摩擦、邻里间的磕磕绊绊,如同乱麻,纷繁复杂且层出不穷。面对这一情况,初出茅庐的吴应凯没有丝毫退缩,他深知,要想解开这些疙瘩,专业知识是利刃,真情实意是钥匙。
为了磨砺这把 “利刃”,吴应凯开启了如饥似渴的学习之旅。工作之余,法律书籍成了他最好的伙伴,从《民法典》中关乎民生的物权编、侵权责任编,到物业管理条例等专项法规,他逐字逐句研读,遇到晦涩难懂的条文,就向资深法律人士请教,或是参与线上的法律研讨群组,与同行交流心得。
一、用真心化纠纷
邻里纠纷考验着吴应凯的智慧与耐心。小区里两位邻居,因楼道堆放煤球问题争吵不休,甚至差点动起手来。吴应凯得知后,一次次上门走访,倾听双方诉求。原来,一方从事餐饮,经常购买煤球使用,为了图方便就放在一楼楼道,因为很快就会搬走,觉得煤球只是临时放置;另一方却认为煤球易燃,不仅影响通行且存在安全隐患。
吴应凯先从专业知识角度出发,介绍我国《消防法》相关规定,楼梯属于重要的消防通道,任何单位、个人都不能占用疏散通道。业主在楼道堆放杂物违反了该规定,会被处以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的罚款 。再从邻里和谐的角度出发,给双方讲述以往因楼道杂物引发火灾的真实案例,让大家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最终,在他的协调下,双方都感受到了为小区好的真心,煤球得到妥善清理,放置在该户自家一楼院子里,并且做好防火措施,两家也重归于好,如今见面还会亲切地打招呼。
二、以专业促和谐
每次接到调解任务,吴应凯总是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了解情况,2024年8月正是炎夏,佳兴园小区居民赵某隔壁的出租房私自将阁楼开门至走廊,并且长期不关门,经常出现租户赤裸半身,在走廊里抽烟喧哗,导致赵某一家深受其扰。根据其提出的调解需求,习友居委会社区工作者吴应凯提前查阅资料,做好准备,联系房屋托管公司和业主陈某,约定到习友居委会了解情况。业主表示,2016年购买房屋时,阁楼已经在5楼平台开门,这么长时间了都没有人管,应该是合理的。吴应凯通过提前准备的材料向其介绍:根据《合肥市建筑装饰装修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三条第(一)则规定,未经规划部门批准,不得搭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改变住宅外立面、在非承重外墙上开门、窗。虽然在购买时已经存在,并不能代表不违规,如果陈某有疑问,可以陪同前往城管部门核实,陈某在了解到其行为确实违反了该规定,愿意进行整改。
随后吴应凯安排陈某与赵某见面调解,通过专业知识的支撑,确定整改范围,最终达成调解,陈某安排工人封门,恢复原状,加装闭门器,保持大门关闭状态,提醒租户保持文明卫生。专业知识的支撑,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小区邻里实现和谐。
吴应凯常说:“调解工作,调的是矛盾,解的是心结,只要用心用情,就没有化不开的坚冰。” 在习友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日子里,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以扎实的法律知识为底气,以真诚的为民情怀为桥梁,让佳兴园小区的矛盾纠纷消弭于无形,为社区的和谐稳定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成为居民心中当之无愧的调解先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