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丰县义井镇坚持抓实“三大引擎”,推动党的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共同发展,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充分体现在乡村振兴的工作当中,强力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组织领航凝聚发展共识,融教育入心。坚持选优配强支部力量。坚持以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为标杆,2024年调整村两委干部10名,实施“一年四季抓班子建设”工程,对村“两委”干部抓在日常、严在经常、重在长效。对那些看得准、有潜力干部,注重多岗位培养锻炼,及时放到任务重、矛盾多、情况复杂的岗位上,敢于压担子、交任务。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每年扎实开展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以认真落实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及“三会一课”为基础,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春训活动、支部书记讲党课等形式提升党员理论水平,持续发挥红桥村实训基地作用,精心打造党员“打卡地”,延伸党员教育触角。引导党员立足岗位。指导村级搭建“党员先锋模范示范岗”,定期开展环境整治、科普宣传、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坚持走访调研,深入了解村情民意,全年解决问题1200余件。
人才领跑凝聚发展活力,融振兴入脑。选树乡村振兴“领头雁”。让村干部在“实战”中练好“真功夫”,组织开展“村(社区)书记擂台比武”“两委干部擂台比武”等活动,为乡村基层人才压好担子。对那些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干部,要注重多岗位培养锻炼,及时放到任务重、矛盾多、情况复杂的岗位上,敢于压担子、交任务。创新拓展培育新模式。依托农村本土能人培养、返乡创业示范、农技专家下基层活动等,开展生产种植、禽畜养殖、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技能技术培训,开阔视野,提高素养,提升引领发展能力。从严从优建好人才库。在农村致富能手、大中专毕业回乡青年、复退军人、外出务工青年中发展党员,以公开招考形式,建立并完善村级优秀后备干部人才库。从中择优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协调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到村工作,不断提升村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能力。
产业领衔凝聚发展潜力,融振兴入行。积极探索村企联建。义井镇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建立村企联建“抱团取暖”机制,向东、曹店、迎水等6个村(居)与合肥市金谷米业有限公司、合肥丰粮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等四家企业完成结对帮扶,充分实现村级得益、企业获利、农民受惠。创新产业发展新模式。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聚焦粮食优势产业和西兰花、葡萄、稻虾米等种养殖特色产业发展,培育红桥、曹店、车王等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做大做强。辐射周边发展蔬菜、水果等设施农业,发动60余户种植及带动周边200余名群众实现就业增收。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培养一批水芹、西蓝花生产技术人才,探索粮食精细加工的“产+存+销”一条龙路子,带动周边就业和增收。截至2024年12月,全镇19个村中,村集体收入均达到100万元,其中有11个村居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50万元。(柳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