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春晓,女,1988年出生,安徽宿州市萧县人。3岁时,因车祸失去右手,左手三个手指也受了重伤。突如其来的巨大变故,并没有让这个可爱的小姑娘意志消沉、自暴自弃。她用充满阳光向上、乐观自信、身残志坚的人生态度,在遭遇困难挫折时积极向前,在逆境的洪流中奋力搏击,她靠着自己的努力,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广阔天地,活出了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2003年首次参加第六届全国残运会并获得团体银牌。此后20多年来,她通过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先后在国家和国际级别比赛中共获得奖牌40余枚,多次被安徽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记一等功。
遭逢不幸 依然向阳而生
侯春晓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3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她失去了右臂和左手的三个手指。这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然而,命运的不幸并没有让这个小姑娘自暴自弃,反而让她这只断翅的蝴蝶,飞过了荆棘丛林,穿过了狂风暴雨,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出了属于她自己的青春之花。1999年,她开始接触乒乓球这项运动。最初,她并不知道乒乓球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这项运动。但是,当她第一次拿起球拍,站在球桌前的时候,那种对运动的热爱和渴望唤醒了她奋斗的力量。
逆风而行 练就高超球技
在日复一日的乒乓球训练中,不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侯春晓每天早上五点多钟起床开始晨跑,跑步结束后还要练习其他的体能训练,然后开始练习乒乓球。一天的训练结束后,她手上脚上都是磨出的泡和茧子,因此第二天拿起球拍都是一件痛苦的事,经常手疼的都快握不住球拍了。于是她默默地告诉自己:我要坚强!要坚强!我能做到,我可以的。正因为她这种不畏艰难,奋发刻苦的努力训练和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心态,才练就了超高的乒乓球竞技水平,为后来在各类残疾人比赛场上摘金夺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金夺银 谱写人生华章
侯春晓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在2003年首次参加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并取得了团体银牌的优异成绩。同年进入国家队学习乒乓球。2007年约旦世界公开赛获得团体冠军单打第三;克罗地亚世界公开赛获得团体单打冠军;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团体金牌、单打银牌。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获得了团体金牌、单打铜牌。2010年至今,她通过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先后在国家和国际级别比赛中共获得奖牌40余枚,多次被安徽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记一等功。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她过去努力的肯定,也是对她未来继续努力的鞭策。
回报桑梓 培训体育苗子
侯春晓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她深知,自己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她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传递温暖与希望。2024年,在侯春晓、刘美丽等多名萧县籍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名将的努力下,在安徽省残疾人体育训练指导中心、市县残联的大力支持下,萧县组建了省级残疾人乒乓球训练基地。该基地由侯春晓担任教练员,负责残疾人乒乓球体育训练指导工作。工作中,她力求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从全县筛查摸排10余名残疾人体育苗子,然后结合孩子们的残疾状况,身体情况、性格特点等,因人而异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案。她将自己在乒乓球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孩子们,努力提升孩子们的竞技体育水平,让他们勇敢迎接挑战,用拼搏和奋斗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侯春晓作为残疾人运动员,在残疾人乒乓球体育赛事中,展现了超高的竞技水平和良好的体育精神风貌,她努力克服身体上的障碍,展现出了顽强拼搏的毅力和决心,她取得的成就和展现出的精神面貌不仅是残疾人群体的骄傲,也是一种社会文化、体育工作的传承和发展。(纵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