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扎根基层的基层组织,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安居苑社区深知"小矛盾"连着"大民生"。在十余年的调解工作中,安居苑社区始终秉持"法理情相融、事心双纾解"的理念,成功化解矛盾纠纷600余件,真切体会到调解工作既要解"法结",更要解"心结"。
倾听是化解矛盾的钥匙
去年夏天,安居苑小区两户居民因空调外机漏水引发激烈争执。安居苑社区人民调解员赶到现场后没有急于调解,而是搬来两把椅子,让双方坐下"倒苦水"。楼上王阿姨抹着眼泪说漏水导致墙皮脱落,楼下李师傅拍着桌子指责对方态度蛮横。三个小时的倾听中,安居苑社区人民调解员捕捉到双方都希望"争口气"的心理症结,适时递上纸巾、端来茶水,待情绪平复后,再引导他们换位思考。最终李师傅主动提出承担维修费用,王阿姨也为自己言辞过激道歉。
找准症结才能对症下药
在处理一起物业纠纷时,安居苑社区发现业主拒交物业费的表面矛盾下,实际是开发商遗留的绿化缩水问题。安居苑社区联合住建部门调取规划图纸,组织业主代表与开发商"圆桌对话",运用"背靠背调解法"分头沟通。经过五次协调,开发商同意补种绿植,业主们也补缴了物业费。这让安居苑社区深刻认识到,调解不能就事论事,必须像中医问诊般抽丝剥茧,找到矛盾"病根"。
用真情筑牢和谐防线
每化解一起纠纷,安居苑社区都会建立"调解档案",定期电话回访。去年调解的婆媳矛盾家庭,如今每逢节日都会给安居苑社区发来全家福;曾经剑拔弩张的商铺租赁纠纷当事人,现在成了商业合作伙伴。这些温暖的后续,让安居苑社区更加坚信:调解不是简单"灭火",而是要在群众心里播撒法治与温情的种子。
新时代"枫桥经验"告诉安居苑社区工作人员,基层治理需要更多"解扣人"。安居苑社区将继续带着"婆婆嘴、毛驴腿、橡皮肚"的工作劲头,用法治思维架桥梁,以百姓心为心,让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化解在小,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更多和谐力量。(何兴烨 孙雨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