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为有效推动乡村文明建设,来安县三城镇积极探索将移风易俗与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通过思想引领、文化沃土、制度保障和典型引领,逐步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强化思想引领,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高度。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是移风易俗的重要抓手。三城镇通过“线上+线下”双重模式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摒弃不良风气。线上以“学习强国”“中国文明网”等多媒体平台为载体,推送移风易俗信息、宣传典型事例,倡导群众反对低俗陋习,崇尚节俭。线下通过打造“水乡传音”“小板凳”理论宣讲品牌和“龙虾小镇振兴学堂”“党性教育馆”等特色宣讲基地线下阵地,组织党员干部、乡贤能人走街串巷开展“破除陋习、树立新风”主题宣讲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理论宣讲80余场次,参与人数6000余人次,通过用“大白话”“微宣讲”说“实在事”的方式向群众宣传移风易俗的意义和具体做法。
厚植文明沃土,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厚度。移风易俗不仅需要思想引导,更需要文明沃土。充分依托1个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9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及2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围绕移风易俗等主题内容,精心组织举办各类活动达300余场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度融入了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依托“我们的节日”等重要节点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开展400余次文明实践活动,服务群众9000余人次,有效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建设的生机与活力,为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源源不断地注入了“新鲜血液”。
完善制度保障,挖掘思想政治工作深度。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将移风易俗的理念融入乡规民约,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以及淳朴民风。通过建立“一约四会”,大力弘扬“崇简尚俭、婚事新办、丧事俭办、余事不办”的新时代风尚,积极引导群众转变固有思想观念,有力推动农村落后思想观念实现根本性转变。举办文明祭祀、文明用餐等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参与人数3000余人次。提供专项资金打造文明实践积分制超市和龙虾小镇新风堂,开展积分集中兑换20余次,不断引导群众自觉树立移风易俗意识,充分调动村民建设和美乡村的积极性。
发挥典型引领,拓宽思想政治工作广度。把培树典型、榜样引领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抓手,深入开展道德模范、“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通过宣传栏、文化墙、微信公众号等阵地加大典型宣传力度,以榜样的力量教育身边人,传播移风易俗,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的学习热情,推动了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后培育“来安好人”8人、“滁州好人”14人、文明家庭12户等,展现榜样力量、传播社会正能量,在镇域范围内掀起学习模范、争当先进的热潮,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马亚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