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6时,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孙疃中学1100名师生集结完毕,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远足·重走支前路”征程,沿着70多年前的拥军支前路,徒步50里,历时近6个小时前往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祭扫。
“师生们,今年是我们组织重走支前路,希望增强大家的国防意识……”在出发仪式上,学校领导作动员讲话,强调了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体力与毅力的考验,更是一场跨越时空与先辈对话的心灵之旅,鼓励同学们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用脚步丈量历史,用心灵感悟精神。
随着一声令下,同学们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如一条长龙般沿着预定路线坚定前行。行进途中,大家热情高涨,歌声嘹亮,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到《英雄赞歌》,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红色歌曲在乡村田野间回荡,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条50里的支前路,承载着无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与奋斗足迹。在途中,各班老师讲述着路途的红色故事,同学们边走边聆听,仿佛被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激情燃烧的年代。支前民工们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场景历历在目,他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学子的心灵。
尽管路途遥远,疲惫逐渐袭来,但同学们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他们相互鼓励、彼此扶持,以顽强的毅力继续向前。这种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品质,正是对革命先辈精神的最好传承,也是完成此次远足任务的关键所在。
经过近6个小时的艰苦跋涉,同学们终于抵达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在烈士纪念碑前,他们庄严肃立,举行了一场庄重而简朴的祭扫仪式。全体师生向烈士默哀一分钟,以此表达对革命先烈们深深的敬意与无尽的哀思。
随后,学生代表怀着崇敬之心,向烈士敬献花篮,并饱含深情地发表演讲,诉说着对先烈们的感恩与缅怀,表达了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坚定决心。在参观烈士墓园的过程中,同学们神情肃穆,步伐轻缓,每一座墓碑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让同学们的心灵再次受到强烈的震撼与洗礼。
“通过重走支前路,我感悟到70多年前解放战争时期的艰苦卓绝,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情怀,还有老百姓支持共产党、支持解放军的军民鱼水情……”孙疃中学高二年级20班学生郭馨月,作为军人家庭成长的孩子,她表示将更加刻苦学习,立志考上军校,赓续红色血脉。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体力上的挑战,更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红色教育课。孙疃中学的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爱国、奋进的种子,激励着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努力拼搏,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李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