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人民银行绿色金融工作部署,人民银行滁州市分行率先在全省创新开展碳账户碳金融标准化建设工作,获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充分肯定,为滁州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建设和金融支持绿色转型发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建框架。从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用能(能源),用能就会产生排放,探索建立以承载企业能源消费数据、能源产出率数据以及碳排放、碳评价数据为核心的企业碳账户标准框架。抓住能源消费数据、能源产出率数据这两个关键,同步配套制定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参考值,推动碳采集碳核算碳评价的落地。
明主体。按照“谁建设、谁使用、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由银行联合企业共同推进碳账户建设,其中银行负责碳账户的建设、维护和管理,企业负责配合支持。明确银行作为主体,基于两点考虑,一是银行贷款“三查”需要采集使用企业能源消费数据、产量数据,这与碳账户建设需求相契合;二是银行是落实绿色金融工作的主体,建设碳账户能为其工作开展提供支撑,形成“建设-运用-管理”闭环。
强管理。发布碳账户数据质量管理标准,明确真实、准确、可校验、可溯源的要求。指导银行建立碳账户管理制度,提高碳数据采集、管理和应用能力。加强碳评价管理,从碳排放量、能源产出率两个维度开展评碳工作。通过加强碳数据、碳制度、碳评价管理,提高规范化水平,为碳账户作用发挥提供保障。
抓赋能。指导银行依托碳账户加强创新赋能,推出了碳账户贷款等新产品,在额度、利率、权益方面实施激励,给企业一个减排激励选择权,促进引导企业减排。同时,还探索研发“碳表现”跟踪贷款、“碳积分”增量贷款等新产品,力争为减碳企业或有降碳潜力的企业提供有效有力的金融支持。
拓成效。碳账户上,为农业、制造业、林业碳汇、新型储能以及光伏风力发电等领域企业建立碳账户近600个,碳账户数据库初具规模。碳金融上,向新能源、林业碳汇企业以及愿意进行绿色投资改造的企业新投放碳账户激励贷款近20亿元,如能启动激励预计可带动减排二氧化碳7万吨左右。碳系统上,全椒农商行依托标准框架,率先开发建设了碳账户碳金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碳核算、碳评价、碳应用、碳管理的数智化。
下一步,人民银行滁州市分行将在碳账户碳金融1.0基础上继续推进做好2.0工作,在碳账户、碳金融、碳系统方面进一步加强高质量建设,以“碳账户”小切口推动做好碳金融“大文章”,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更多绿色金融支持。(佘焕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