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蚌埠
蚌埠:让英烈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来源:张燕 2025-04-08 08:15:21 责编:余宏博 王逸群 许梦源

af1a686a0aad442ebef594398e37dbaa.jpeg

珠城热土矗立着英烈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成为砥砺奋进的力量源泉。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英烈精神,永续传扬。一直以来,蚌埠市龙子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高度重视烈士褒扬工作,构建起“设施保护+精神传承+创新教育”的立体化褒扬体系,让红色信仰之光在珠城大地熠熠生辉。

崇尚英烈 擦亮丰碑

慰英魂,我们一直在努力。2022年9月,蚌埠市平山公墓烈士墓区内翠柏肃立,草木含悲,叶长才烈士在时隔68年后终归故土,迁葬仪式上,礼兵踏着整齐步伐护送覆盖国旗的烈士遗骸,百余名干部群众肃立默哀、敬献鲜花,以最高礼遇迎接英雄“归队还乡”,这场跨越时空的“重逢”,不仅告慰了烈士亲属绵延半个多世纪的思念,更彰显了新时代对英烈精神的深情守护。

守护烈士就是守护民族的精神坐标。近年来,该局投入9万余元实施烈士纪念设施提质工程,通过墓体修缮、环境提升,使烈士纪念设施焕然一新,实现了烈士纪念设施价值发掘、修缮保护和作用发挥的有机结合。

如今,蚌埠市平山公墓烈士墓区焕发新颜,苍松翠柏掩映下,9座烈士墓整齐排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年接待祭扫群众超万人次。

在红色资源保护专项行动中,该区实施“应迁尽迁、集中管护”行动,在充分尊重烈属意愿基础上,2022年成功将两处散葬烈士墓迁入平山公墓集中管护,实现了“从分散守护到整体致敬”的转变,同时,该区同步构建起“立体化传承矩阵”,建立了“为烈士寻亲”常态化机制,已助力1个家庭实现夙愿,7支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墓区守护,精心打造“红色记忆”主题教育活动,年均开展英烈故事宣讲、清明祭扫等主题活动12余场,惠及青少年2万余人次,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

薪火相传,精神永闪耀。在红色沃土李楼乡,78岁的张洪安老人用40载光阴播撒红色火种,作为烈士后人,他始终把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作为必修课、长修课,用红色文化点亮青少年“思想明灯”。

MEITU_20250407_161912829.jpg

李楼乡张巷村,在通往陶万国烈士墓地的山径上,民营企业家吴越洋出资6000元修缮瞻仰步道,“作为后辈,守护他们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守护烈士就是守护历史。”施工现场,吴越洋感慨地说。民营企业家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正成为新时代“民企护英烈”的生动注脚。

不同的方式,同样的情怀,该区的社会各界以实际行动尊崇英烈、传承红色基因,承载着一代代人对英雄的缅怀和敬仰,更是为弘扬红色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

红色基因 代代相传

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该局持续推动退役军人工作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2024年秋季开学季,参战老兵郭启忠、刘华训走进蚌埠九中,为千余名新生开启“红色第一课”,用战火硝烟中的忠诚信仰为青少年注入精神力量,激发“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这种“沉浸式”教育已成常态,三年来,该局通过“老兵永远跟党走”“红色文化进校园”等品牌活动开展主题教育30余场,构建起退役军人传承红色基因、青少年接力精神火炬的双向育人格局。

285e1cf7674240f58fb390e50691b275.jpeg

做好新时代褒扬纪念工作,旨在让英烈成为人民心底崇高、圣洁、强大的永恒记忆。该局创新教育载体,深入挖掘英烈事迹,精心拍摄专题片并持续展播,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并以清明祭扫、烈士纪念日为契机,组织“鲜花献英烈”“红色记忆追寻”等活动,累计吸引2.6万人次参与。

如今,该区每座烈士墓都是鲜活教材,每位老兵都是行走的史书,从投资百万的提质工程到民营企业的赤子情怀,从古稀老人的执着坚守到青少年的铿锵誓言,这片曾被鲜血浸染的热土,正以“守护历史记忆的温度、传承红色基因的力度、创新教育形式的深度”,谱写着新时代英烈精神传承的壮美和声,在这里,红色信仰如同淮河奔流,永远澎湃在珠城儿女的血脉之中。(张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