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合肥经开区莲花中心名筑花园小区,总能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忙碌的身影。他或是俯身捡起路边的纸屑,或是耐心调解邻里纠纷,或是敲开独居老人的家门。他就是被居民亲切称为“张老”的社区老党员张本干。退休七年来,这位67岁的老党员以社区为家,以服务为乐,用2000多个日夜的坚守诠释了“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崇高品格,成为新时代社区治理中一抹动人的“夕阳红”。
从“闲不住”到“社区管家”:退休生活的华丽转身
2017年,退休的张本干本可享受悠闲的晚年生活,但看着小区里乱停的车辆、散落的垃圾和偶尔发生的邻里纠纷,这位有着37年党龄的老党员坐不住了。“我是党员,应该带头为社区做点事。”简单朴素的想法,成为他投身社区服务的起点。
最初,张本干只是随手捡捡垃圾、劝劝乱停车的邻居。渐渐地,他发现问题需要系统解决。2023年,他主动向莲花中心清莲社区请缨,担任小区“让一让”调解工作室的负责人。工作室成立初期,不少居民持观望态度。张本干带着几名老党员,用“铁脚板”走遍小区33栋楼,建立“民情日记”,记录下水道堵塞、路灯损坏等民生小事72件,推动解决率达98%。“有事找张老”逐渐成为居民的口头禅。
“让一让”里的大学问:巧解社区千千结
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来,清莲社区以“让一让”调解工作室为核心,调解小区内的邻里矛盾。而张本干,则成了调解工作室的最强外援和形象大使。他不仅用平日里积攒的好口碑为“让一让”调解工作室提升了名气,增进了居民朋友的信任,更通过自己参加志愿活动的多年经验来指导调解工作。在他的努力下,一桩桩邻里纠纷有效化解。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人加入“让一让”调解工作室,为打造和谐友睦、平安稳定的社区氛围贡献了力量。
在张本干看来,社区调解不是简单的“和稀泥”,而是需要情、理、法融合的精细活。他把自己的调解心得编成顺口溜传授给:“调解工作有诀窍,耐心倾听第一条。换位思考很重要,公平公正不可少。”面对小区里繁杂的矛盾纠纷,都做到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实地调查核实情况,定期回访巩固成果,成功化解了小区宠物扰民、装修噪音等矛盾纠纷20余起。
“银发先锋”的担当:用志愿温暖人心
当合肥市推行垃圾分类时,不少居民抱怨麻烦。张本干第一个报名成为志愿者,每天早晚守在垃圾桶边指导分类。遇到不配合的居民,他总是一边帮忙分拣,一边讲解。为了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张本干还组织老党员志愿者开展入户宣传,爬楼梯、敲门户,用最“笨”的办法做最实的工作。
每当汛期来临,张本干也是第一个站出来的那一位。暴雨倾盆,家家闭户,他却身穿雨衣,手持铁锹,穿梭在小区的每一个角落,协助物业仔细检查排水设施,清理淤塞物,确保小区安全度汛。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到防汛队伍中来,形成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良好氛围。
在张本干的记事本里,还详细记录着小区内高龄老人的情况。谁有高血压,谁腿脚不便,谁子女在外地,他都了然于胸。“5月15日,活动中意外发现小区广场发现一位老年残疾人,交谈得知夏天需要一台台式电风扇,协助购买并到家安装,赠送书和花露水”“6月21日帮助困难户提交申报社会救助材料”。张老的记事本上记录了帮助他人的点点滴滴,密密麻麻的文字,传递了爱与温暖。
小区里的“诗人”:打油诗里守初心
2024年,“让一让”调解工作室荣获合肥经开区微创投项目优秀奖。在颁奖现场,张本干即兴赋诗一首:“金杯银杯群众夸,调解工作靠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社区乐开花。”这首朴实真挚的打油诗,赢得现场阵阵掌声,也道出了他多年来的工作真谛。
平日里,他总爱用打油诗总结工作:“社区事务千头绪,点点滴滴要记牢。居民满意我心安,共产党员本色保。”这些朗朗上口的诗句,既是他工作方法的凝练,也是他服务初心的写照。如今,这位银发老党员正着力培养年轻骨干,把自己的调解心得编成顺口溜传授给他们:“东家矛盾西家愁,耐心调解化干戈”“垃圾分类要细心,环境保护靠大家”。这些通俗易懂的诗句,成为他开展群众工作的“法宝”。
在基层治理的新征程上,张本干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着为民服务的真谛。他们或许不会写华丽的诗篇,但他们用行动谱写着新时代最动人的诗行。这位爱写打油诗的老党员,仍在用他的初心和热忱,继续书写着社区温暖的篇章……(蔡慧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