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市县风采
镜头为笔写赤诚 光影传情铸军魂——记宿松县退役军人郑莘
来源:徐晗 2025-04-27 11:24:35 责编:余宏博 胡明兵 喻寒松

01d2b18f9838a26f3d236d35d45c755

皖江之畔,松兹古城。一位肩扛三脚架的汉子正攀上白崖寨斑驳的城墙,无人机螺旋桨的嗡鸣惊起石缝间的鹧鸪。镜头里,千年古隘的晨曦与乡村振兴的炊烟正交织成画——这是宿松县退役军人郑莘用镜头丈量故乡的寻常清晨。

褪戎装不褪本色:从军营标兵到行业尖兵

2005年,18岁的郑莘胸戴红花踏入北京卫戍区。两年军旅生涯,他淬炼出钢铁意志与家国情怀。军事训练中他勇夺全师专业技术比武佳绩,连续获评“训练标兵”;作为文艺骨干,他在军营文化舞台上绽放青春风采。

2024年,安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赛场上,37岁的郑莘再次令全场震撼。在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大赛中,他操控的无人机以绝对精准度和完美的飞行弧线荣获一等奖。“战场瞬息万变,精确到毫厘的操控,是当年在军营训练场上养成的肌肉记忆。”抚摸着证书,这位老兵的眼里闪着锐利的光。

四年万里路:父子接力绘制乡愁长卷

“张打铁,李打铁,打一把剪刀送姐姐……”当这首浸染着宿松方言的童谣在纪录片《画说宿松》开篇响起时,萤火虫飞舞的夏夜、祖母轻摇的蒲扇、满天星辰下嬉戏的孩童,瞬间唤醒了无数游子的乡愁记忆。这部28分钟的纪录片背后,是郑莘与父亲郑百年跨越四年的文化苦旅。

2017年,郑莘心中萌生了一个执念:要用镜头为两千年的松兹古国立传。从自筹资金组建团队开始,他跟随父亲一起,带着设备踏遍宿松山水。摄制组历时27个月跋山涉水,累计行程1.5万余公里,在全县23个乡镇的阡陌巷陌间寻找文化印记。

4c30864937f01c76d7adfe4f1380adb

镜头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国宴餐桌切入——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里,宿松野生鳡鱼曾作为珍馐款待贵宾。随着任志宏醇厚的解说,观众跟随镜头穿越时空:诗仙李白在南台寺挥毫泼墨的月光,王安石驻足九井沟沉思的剪影,白崖寨石墙上岁月斑驳的痕迹,还有罗汉尖革命旧址飘扬的红旗,都在光影中渐次苏醒。摄制组重走过好县令张何丹求雨古道,守候过小孤山的云海,将“中国诗歌之乡”的文脉与“南国小长城”的烽烟熔铸成“山水之魅”“人文之光”“时代之骄”三个华章。特别打动人心的是对民间文化的深度挖掘:黄梅戏婉转的水袖掠过历史,文南词老艺人褶皱里的曲调流淌着千年古韵。

959507884db7c6e2a84f6f22ea3e942

三万多原始素材凝练成的七百帧画面里,既有史可法修筑白崖寨的雄浑史诗,也有“一门双进士”贺氏兄弟的清风傲骨。当片尾原创主题曲《宿松之歌》响起时,青铜色的历史厚重感与乡村振兴的蓬勃朝气在旋律中交织升腾,恰如郑莘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每一帧都是故乡的心跳。”

快门声里的时代回声:帧帧映照赤子初心

在郑莘的影像世界里,每一帧画面都跳动着时代的脉搏。2022年斩获安庆市森林防火短视频大赛银奖的《守林人》,将镜头对准年过六旬的护林员舒德青:晨雾中巡山的身影,8小时日常巡查的浓缩影像,巡护马甲、迷彩服、砍刀、水壶,还有脚下总是洗不净泥土的胶鞋,让“森林卫士”的称号有了具象注解。

1745485931872

这份对现实的深切观照,始终贯穿于他的创作。2023年,他的微视频《坚守》从全国万余件参赛作品中突围,摘得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三微”大赛二等奖。这部8分钟的作品记录了大别山深处的乡村干部和乡村教师,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山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奉献。平白朴实的镜头,让坚守者的皱纹成了最美的特写,让“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精神与价值浸润人心。

e82feff0b64efa57dbb7d390ab1aad4

2025年4月23日,在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之际,央视4套、13套播出的全国庆祝报道中,宿松县凤湖文旅欢乐园摩天轮的灯光秀“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画面格外亮眼。而这段精彩素材的创作者,正是郑莘。从《画说宿松》的文化长卷到海军节的时政报道,郑莘20余部作品被国家及省市县媒体采用,一帧帧用心而制的画面,构筑起一个基层摄影家的时代影像志。

50d8bda0ce0af28881865583258ffa4

永不关机的人生镜头

因工作突出,2025年郑莘被推选为安庆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在艺术创作之外,他更以行动诠释文艺工作者的担当,曾多次向山区留守儿童捐赠物资。正如他所说:“镜头不仅要记录美好,更要传递温暖。”

5b7b938fe5e44e211535ef12cfe7ceb

暮春的松兹大地,郑莘又一次调试着无人机云台。螺旋桨的嗡鸣声中,无人机掠过正在播种的万亩油茶园,远处白崖寨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云台微微调整,初升的太阳恰好为万亩油茶林镀上金边——这位老兵的镜头里,故乡的风景永远带着温暖的底色。(徐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