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亮灯”,成为守护的“平安信号灯”
来源: 安徽日报党媒云 2025-04-30 16:12:41 责编: 余蕾

在合肥经开区莲花中心朝霞社区绿苑小区,每晚7点,温暖的灯光与手电光束交相辉映,成为夜幕下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是“银龄伙伴”志愿服务队的例行巡查——志愿者们通过观察独居老人家中是否准时亮灯,默默守护着他们的安全。一盏“明灯”,成为基层养老服务的又一暖心实践。

“以老助老”,破解养老新难题

绿苑小区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880户居民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高达70%,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100余人,独居老人30余人。朝霞社区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发现,这些独居老人普遍面临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孤独生活状态,突发疾病无人知晓、精神空虚缺乏慰藉等问题尤为突出。

与此同时,小区里退休的低龄老人群体,大多身体健康,热心公益,渴望为社区贡献力量。为将这一人力资源转化为服务力量,为独居高龄老人提供有效帮助,“银龄伙伴”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以“亮灯”行动这一简单且巧妙的“以老助老”模式,为独居高龄老人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

从“亮灯”到“暖心”:基层治理的温情延伸

在“亮灯”行动启动前,朝霞社区携手“银龄伙伴”志愿服务队开展了细致的摸底工作。志愿者们逐户走访小区的每一位独居高龄老人,详细询问老人的健康状况、日常活动规律、子女联系方式等信息,并按照年龄段、健康状况、子女情况等进行分类归档,建立起完善的老年人信息库,为后续的“亮灯”行动及其他助老服务提供了精准依据。

根据摸底,志愿者们与独居高龄老人进行科学结对。通过建立“N对1”“N对N”帮扶机制,确保每一位老人都能得到充分关注。志愿者与老人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如同家人一般,随时关心着老人的生活状况。

“亮灯”行动的核心在于通过观察老人家中的亮灯情况,了解老人的安全状况。每晚7时左右,志愿者逐一查看独居老人家庭的灯光是否正常亮起,如果灯光未亮,则立即通过电话联系老人;若电话无人接听,志愿者将迅速上门查看情况。透过窗外的点点灯光,感知独居老人日常生活是否正常,这种方式既尊重了老人的隐私,又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守护老人的安全。

一次巡查中,项目负责人“亭姐”发现结对的张奶奶家中灯光未亮,且多次拨打张奶奶的电话都无人接听。亭姐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急忙赶到张奶奶家。敲门无人应答后,他联系张奶奶子女及物业打开房门,发现老人因摔倒昏迷在卫生间,由于送医及时,张奶奶转危为安。事后,张奶奶的子女对志愿者和社区的及时救助感激不已。

从“一盏灯”到“满天星”:照亮晚年幸福路

“亮灯”行动的火种自点燃后,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进来,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至约15人,其中不乏退休教师、医生和热心居民,形成了一张跨行业的助老服务网络,覆盖独居老人约20户。

“亮灯”行动的辐射效应远不止于安全守护,也将服务拓展到更多领域,让光芒照亮更多老人的晚年生活。在定期巡查中,志愿者们发现许多老人因孤独而情绪低落,便自发组织起“茶话会”“银龄课堂”等活动,让独居老人的生活从“保平安”迈向“有温度”。社区凝聚力也随之增强,邻里之间从“点头之交”变为“守望相助”。正如志愿者朱阿姨所说:“我们点亮的不只是灯,更是人心。”

一盏灯,照亮的是独居老人的平安;满天星,汇聚的是整个社会的温情,更折射出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未来,莲花中心朝霞社区将让“独居不孤独”成为每个老人的生活常态。愿每一盏灯下,都有守护的目光;每一次亮起,都是希望的延续。(张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