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5周年之际,由安徽财经大学主办、安徽大学出版社承办的“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研讨会”顺利召开。中华志愿者协会、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艺术学院、安徽大学出版社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多位专家出席大会,省内外各兄弟院校及相关人员50余人参会。
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关键路径。据介绍,安徽财经大学通过构建“制度引领、课程支撑、实践赋能、文化浸润”四位一体育人体系,推动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价值落地生根。同时,在协同育人方面,促进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引导学生践行“劳动创造幸福”理念,服务社会发展。面向未来,
在专题报告环节,三位专家从不同维度分享了劳动教育的前沿探索: 《劳动如何成为劳动教育》报告中深入剖析了“劳动与劳动教育的关系”,指出劳动教育需突破“简单技能训练”局限,应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强化劳动价值观的培育,促进学生现代科技的学习与智慧的提升,让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实践与德、智、体、美素养的培育建立起自觉、自然、有机的关联。同时建议可以结合院校专业特色开发劳动课程的实践项目。
《公益劳动与应急救援教育融合探索》的报告展示了“急救技能培训”“灾害演练”“志愿帮扶”等真实案例及数据,提出应急救援技能和公益劳动教育的融合,不仅提升社会响应能力,也会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未来双方可以持续推进“五心五进”活动,搭建高校志愿(应急救援)服务站,与学校联合开展“急救技能进校园”公益劳动周,举办高校公益劳动技能大赛等。
最后,《学校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建设经验》报告重点介绍“劳动+”特色课程群开发——包含“劳动+应急救援”“劳动+职业体验”等模块,同步打造“生活技能训练营”,课程思政融入等方面。
会后,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安徽财经大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劳动实践教研中心(教研室)、应急救助俱乐部等场所,观摩了学生参与的传统手工艺制作、应急救援劳动培训等项目,直观感受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等有机融合。
本次研讨会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践经验的双向对话,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参考。会议达成共识,将加强校际资源互通,推动劳动教育与专业特色、校园生活有机融合,让学生在真实劳动场景中提升综合素质,为培养知行合一的时代新人注入新动能。(杨洁 项五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