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兴趣,培养创新思维。4月28日下午,合肥蜀山经开区蜀麓苑社区、蜀山区益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黑箱子科学开展“科学奇遇记,解锁未来科学家超能力”系列科普活动第二期——“化学发光”。活动通过趣味实验与知识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带领15名青少年走进化学发光的奇妙世界,感受科学的无穷魅力。
“为什么萤火虫会发光?人民币上的防伪标记藏着什么秘密?”活动现场,孩子们带着疑问开启了这场科学之旅。课堂上,史丹利老师首先通过三棱镜分光实验,直观展示了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科学原理。随后,他引入“冷光”概念,结合荧光棒、LED灯等常见物品,解释了光能转化与能量效率的关系;“深海中的灯笼鱼、萤火虫的尾部发光器……这些生物如何利用化学发光生存?”紧接着史丹利老师通过短视频和图片,展示了自然界中生物发光的奇妙案例。孩子们惊叹于萤火虫通过化学反应产生光亮却几乎不发热的智慧,进一步理解了生物进化的精妙;随后史丹利老师现场演示了紫外线灯鉴别人民币真伪的方法,通过观察纸币防伪标记在紫外线下的荧光反应,孩子们掌握了简单的防伪技巧;最后的实验环节,孩子们分组进行了“荧光素钠溶液发光”“磷光粉延迟发光”等趣味实验。当溶液在紫外线照射下瞬间迸发幽蓝光芒,磷光粉在黑暗中持续闪烁时,教室内发出阵阵惊叹声。
本期活动通过“理论讲解+动手实践”的模式,不仅普及了化学发光知识,更点燃了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热情,为社区营造了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黄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