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6点,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金港城市广场夜市准时升腾烟火气。在“老兵炒饭”摊位前,26岁的退役军人张仁宇嘴角漾起笑意——这位1995年后出生、2019年脱下军装的小伙,今年刚把夜市建成“新战场”。
他身着中国老兵马拉松俱乐部六安分会的服装,迷彩围裙随着颠勺的动作有节奏地摆动,胸前的俱乐部标志格外醒目。
微笑里的“炊事班记忆”
“来份炒饭!多加葱花!”招呼声清亮如哨音。面对家人“找安稳工作”的劝说,他说:“部队教会我自立自强,摆摊就是我的‘新战场’。”所属辖区金港社区党支部得知后,主动协调摊位、对接城管规范经营,让新摊位迅速在烟火气中扎根。
2017年入伍时,他在炊事班度过两年时光,“班长总说‘饭香能暖军心’,现在我想让饭香暖民心。”他的摊位有本“微笑账本”,记录着:给晚归学生多埋一个煎蛋,为带娃母亲温热酸梅汤。最动人的是他炒饭时的神情——微眯着眼紧盯锅铲,嘴角挂着专注的笑,“部队练了上百次炒蛋饭,闭着眼都知道火候。”
木箱上的“青春迷彩”
摊位上带着五角星标志的木箱,是他的“秘密武器”:创可贴、充电宝整齐码放,夏季还备着冰镇绿豆汤。“有次外卖小哥擦伤,我帮他贴创口贴,他说这是‘最潮便民箱’。”箱子里藏着“暖心彩蛋”——给小朋友的糖果、为老人备的老花镜。上周,一位迷路奶奶接过热炒饭,他耐心询问住址后帮其联系家人,“奶奶攥着我的手笑,比收到嘉奖令还暖。”用行动诠释着老兵“退役不褪色”的担当。
标语下的“实在温暖”
“现役/退役军人、军属免费领老兵套餐”的标语下,藏着他的“质朴浪漫”:遇穿军装的顾客,总会多炒半份饭,“看他们像见战友,总想多给点‘补给’”。一位退役老兵常来,每次结账时张仁宇少收2元,老兵多扫码的钱,总被他换成其他东西加在里面。“老兵总说‘别惯着’,但他眼里都是笑。”作为中国老兵马拉松俱乐部六安分会的一员,他把对战友的情谊、对社会的责任,都融入这一份份飘香的炒饭中。
如今,摊位不锈钢锅灶锃亮,调料瓶高矮有序,收摊后必扫净地面卫生。“部队说‘细节见作风’,摆摊也一样。”这个被评为“友好商户”的摊位,不仅为新就业群体、军人军属提供免费休息区、消费折扣和应急物资,更把“为人民服务”的信仰,熬成了夜市里最浓的烟火温情。
暮色中,饭香混着人声弥漫,张仁宇擦了擦汗,又冲顾客笑出酒窝——没有豪言壮语,却用炒饭的镬气,在夜市里炒出了退役军人的温暖坐标。(殷康雷 华中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