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枇杷树浓荫匝地,碎金般的阳光穿过阔叶,斑驳地洒在98岁的抗战老兵靳虎堂身上。在安徽省军区蚌埠干休所的庭院里,龙子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正在静静地聆听这位身经百战的老人讲述烽火岁月,一阵微风拂过,枝叶轻摇,叶间的光点跳跃得更欢了——谈及往昔,靳老目光炯炯,腰背挺直如松,沉静的目光掠过累累垂挂的金黄果实,仿佛被叶间跳跃的光点触动,瞬间滑向了八十多年前战火纷飞的山西黎城——那个11岁孩童在硝烟中奔跑的身影,在记忆的光影里,渐渐清晰……
烽火童年:智勇小交通闯敌关
1927年1月,靳虎堂出生于山西黎城,山河破碎的年代,战争的阴霾笼罩了他的童年。1938年,日军制造“仓谷园惨案”时,年仅11岁的他已开始为八路军站岗送信。一次,他佯装卖鸡蛋的孩童,机敏地用一场逼真的哭闹骗过日伪军盘查,成功进城取回情报,返程再遇盘查,他镇定自若地周旋道:“下次多送鸡蛋来!”小小年纪胆识已非同寻常,对日寇的仇恨和对和平的渴望,在他心中早早埋下了革命的种子。1942年,15岁的靳虎堂在山坡上秘密写下入党申请书,在“入党动机”一栏,他写下了最朴素的誓言:“打败日本鬼子,让百姓过安稳日子。”同年8月,他正式入伍入党,投身革命洪流,从文工队员起步,他在不同的岗位上锤炼成长,逐渐成为一名信念坚定的战士。
战火淬炼:伏击扬威立战功
抗战胜利前夕,靳虎堂调入战斗部队,参加了攻克焦作的战斗,目睹了战士们铡刀砍网、门板铺路突入城内的壮烈场景。抗战胜利后,他随部队整编,调入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投身解放战争的烽火洗礼。1947年9月,刚改任连队指导员的靳虎堂在横新公路伏击战中迎来严峻考验,敌师长武庭麟率部进入伏击圈,靳虎堂所在连队负责在北月料村阻击敌人,面对敌人疯狂反扑,他临危不乱,沉着指挥炮班和枪榴弹手猛烈还击,并身先士卒,多次带队冲锋,敌我反复拉锯达15次,激战7小时,最终配合友邻部队全歼敌191团。此战,初任指导员的靳虎堂一战成名,被授予“杀敌英雄”称号,政治处主任盛赞:“初当指导员,初战成英雄!”
渡江血战:无麻刮骨写忠诚
解放战争吹响了“集结号”,1949年,靳虎堂任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15军44师131团一营一连指导员,渡江战役前夕,他带领北方战士在泊湖苦练水上技能。4月21日晚渡江战役打响,他率部乘船偷渡,行至江心,敌军照明弹骤然点亮夜空,战船暴露,遭到猛烈扫射,船体被子弹击穿,战士们奋力修补,危急时刻,一梭机枪子弹击中靳虎堂左腿,剧痛袭来,他眼前一黑,重重栽倒在血泊中。醒来时,已被抬进船舱,卫生员含泪为他紧急止血包扎,流淌的鲜血染红了身下的船板,部队成功登岸后,他因重伤被迫返航。
更严峻的考验在后方,因医疗条件有限,他贯穿左腿的伤口反复恶化、化脓感染,医生不得不多次开刀刮创,清除碎骨和腐肉。没有麻药,每一次手术刀刮过骨头的剧痛,都如酷刑般撕心裂肺!医生只能让他紧咬牙关,一遍遍高喊“不疼!不疼!”来对抗那几乎吞噬意识的痛苦,豆大的汗珠浸透了衣衫,指甲深深抠进掌心……最终,凭着钢铁般的意志,他挺过了六次没有麻药的“刮骨疗伤”,才控制住感染。虽然保住了性命,但这条重伤的左腿,不仅伴随了他漫长的一生,更成为他在和平年代无声诉说着牺牲与坚韧的永恒勋章。
伤痕勋章:半生戎马铸丰碑
靳虎堂的身体,是半生戎马的残酷注脚:左股骨粉碎性骨折、左小臂贯通伤筋、右胯残缺、腹部残留弹片——这是属于他的二等甲级伤残证明。
他的胸前,闪耀着历史的荣光:华北解放纪念章、淮海战役纪念章、渡江胜利纪念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每一枚勋章,都铭刻着一场浴血之战——五一反扫荡、陇海破击战、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历经战火洗礼,他于1955年授大尉,1964年晋中校,后于1982年以蚌埠市人武部副政委(副师职)之职离休,伤痕与勋章,共同勾勒出这位老战士壮烈而辉煌的战斗人生。
暮年新征:数字鸿沟焕新光
离休,并非战斗精神的终点。靳虎堂始终保持着革命者的蓬勃朝气,他热心公益,义不容辞担任校外辅导员,为学校及各单位开展“四有”新人等思想教育讲座和主题报告;潜心编纂《蚌埠市军事志》并获表彰。更令人动容的是,75岁那年,面对陌生的数字世界,这位老兵没有丝毫退缩,他毅然从零起步,学习电脑和互联网,手指笨拙地敲击键盘,戴着老花镜仔细辨认屏幕上的字迹,这位“高龄新兵”以惊人的毅力,成功跨越了数字鸿沟。如今,他化身“虎爷老翁”,活跃于网络世界:刷微博、看微信,当“群主”组织线上活动,他每天坚持用电脑记录珍贵的革命故事,将数字平台化为传承红色记忆的新阵地。谈及学习上网的初衷,他说:“除了开阔眼界,我更想发挥余热,为传承这些历史记忆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于是,他将满腔热忱倾注于讲述—那些在讲座中、在志书里、在屏幕前流淌的故事,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忠诚永恒:枇杷荫下赤心鉴
今年七一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谈及即将到来的党的生日,这位拥有83年党龄的老党员深情凝望,感慨万千:“当年入党时我们憧憬的和平安定生活、国家富强,我亲眼所见,都已实现!”他再次庄重地举起拳头,向党宣誓,声音铿锵有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时俱进、奋斗不止!”这誓言,穿越八十三载风雨,在六月的枇杷树下,依然如当年山坡上字字如铁般滚烫、坚定。
这份初心与忠诚,并非始于今日。从少年照片上那稚嫩却铿锵的题字——“走进军营,穿上戎装,立下誓言,打败东洋”,到活跃于网络世界的“虎爷老翁”,靳虎堂用跨越世纪的生命轨迹,在时光深处镌刻下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的印记。
此刻,院内那累累枇杷果,历经风雨,终得丰盈,仿佛也浸润着老人那份穿越硝烟的赤诚,在六月的阳光里,与他胸前的勋章一同,闪耀着永不褪色的金色光芒。(张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