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祁门县祁红乡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强化部门协同协作,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让“小网格”更好发挥基层治理“大效能”,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网格设置精细化:织密治理“针脚”,筑牢平安根基。积极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深入推进网格管理体系建设。结合区域分布特点和群众意愿精准划分网格,设置44个微网格,配备3名网格长、44名网格员,实现网格管理全覆盖。网格长家门口张贴着醒目的网格标识牌,公示网格长及挂联党员信息,让群众对网格管理架构一目了然。网格长和挂联党员围绕“进网、入户、到户、到人”工作要求,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工作,及时摸清底数、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充分激发基层网格化治理的“前哨”活力,实现社会治理“无盲区、无空白、无漏洞”,让基层党组织的触角深入基层末梢,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效率和质量。
队伍建设专业化:锻造治理“铁军”,凝聚共治合力。坚持理论培训与实战演练相结合,提升网格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网格化管理工作高效、有序进行。今年以来,开展网格队伍理论培训6次,进一步提升了网格队伍能力素质,让基层治理更主动、更精准、更高效。整合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乡贤、党员干部等共治力量常态化下沉到网格,参与社会治理。做好政策宣传、答疑解惑,矛盾调解、回应诉求,隐患排查等多方融合,不断凝聚智慧、齐聚合力,构建多方共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各村党支部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广泛吸纳“五老”人员、党员志愿者、乡贤加入网格队伍,建立“组网格员发现上报——村级分析处置——乡级兜底保障”的“三步闭环”工作流程,助力矛盾全面化解。截至目前,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4件,化解成功率100%。
运行管理信息化:搭建智慧平台,赋能高效治理。为推动网格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推行“码”上报、“解纷码”、智慧“e”治理平台,改变了传统的问题反馈模式,以“智”促“治”实现组织优势和数字优势的深度耦合。群众通过微信扫码即可进入问题反馈的界面,乡村两级结合网格管理“十管十不管”工作要求,及时收集村民意见建议,积极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并在后台反馈处置情况,形成了“发现—上报—处置—反馈”的高效闭环。通过数字平台和工作机制的协同运作,实现问题“随手拍”、诉求“一键达”,让问题解决不出村、矛盾化解不出村,真正发挥网格矛盾纠纷化解“前沿阵地”和社会治理“坚固堡垒”作用。(汪苏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