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热情,6月26日上午,在“皖家幸福驿站”项目的支持下,合肥蜀山经开区蜀麓苑社区妇联、关工委、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蜀山区益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薪火相传“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实践团,共同开展了“科学家精神进社区,赋能亲子快乐成长”主题科普活动。辖区30余组亲子家庭齐聚社区二楼多媒体室,在科学故事的浸润与趣味实验的探索中,度过了一个充满智慧与温情的上午。
故事里的家国情怀:科学家精神“活”起来。活动伊始,中国科大宣讲团的青年学子以“致敬‘两弹一星’元勋”为主题,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影像和珍贵的历史资料,为亲子家庭讲述了郭永怀“隐姓埋名二十载,以身殉国护科研”、钱学森“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等感人至深的故事。当讲到郭永怀在飞机失事的最后时刻与警卫员紧紧相拥保护绝密文件时,现场不少孩子红了眼眶;听到钱学森突破重重封锁、历经艰辛回到祖国的经历时,家长们也纷纷点头,眼含热泪。
“科学家们放弃国外优渥条件,选择扎根戈壁荒漠,到底是为了什么?”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们争相举手提问。宣讲团成员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回应:“因为他们心中有更宏大的目标--让祖国强大起来!”质朴的答案让现场响起热烈掌声。许多孩子表示:“原来课本上的‘两弹一星’不是冰冷的名字,是会疼、会怕,但更会为了国家勇敢前行的普通人。”
实验里的科学魔法:物理世界“触”手可及。如果说科学家故事是精神的洗礼,那么接下来的“物理实验集市”则是趣味的狂欢。中国科大的同学们化身“科学魔法师”,为孩子们带来了电磁悬浮、磁流体舞蹈、静电起电机等“硬核”实验装置。
在楞次定律实验中,铁球从铜管中缓缓落下,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拖住,引得孩子们惊呼:“它怎么变慢了?是不是有魔法!”;静电起电机前,同学们轮流摇动手柄,随着金属球快速旋转,突然“啪”的一声,一道细小的闪电在两个小球之间跳跃,大家兴奋地拍手叫好;炫酷的特斯拉闪电枪尖端“滋滋”作响,迸发出耀眼的电火花,前排的孩子一边缩脖子一边忍不住凑近观察;鱼洗共振实验里,同学们摩拳擦掌,轮流摩擦铜盆的双耳,水花随着振动越溅越高,溅到脸上却引来一片笑声;磁流体观测桌上,漆黑的液体在磁铁指挥下变幻莫测,时而聚成尖刺,时而散成丝带,孩子们直呼:“这简直像活的!”;而回旋加速器则让几颗小球在环形线圈中飞速旋转,速度越来越快,大家不约而同地“哇”了出来,仿佛见证了一场桌面上的极速赛车!
“原来物理这么好玩!”11岁的刘涵宇同学一边操作磁流体装置,一边兴奋地说,“以前觉得物理离我很远,今天亲手试了才知道,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活动现场,孩子们还收到了定制的“科学小卫士”纪念徽章,将这份探索的热情“别”在胸前。
亲子共探的温暖:“我们一起长大”。活动中,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同样温馨。在“科学家精神”问答环节,不少家庭共同讨论答案;实验操作时,家长们主动协助孩子记录现象、提问思考,有的爸爸甚至“偷偷”用手机拍下孩子的专注模样。“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机会和孩子一起专注做一件事。”家长李女士表示,“今天的活动不仅让孩子学到了知识,我们也跟着重温了科学家的故事,特别有意义。”
种下一颗“科学+家国”的种子。“今天的活动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蜀麓苑社区负责人在总结时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科学家精神的传递与趣味科学的体验,让孩子们不仅‘爱科学’,更‘懂科学’——懂科学背后的责任与担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薪火相传“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实践团成员也坦言:“看到孩子们眼里的光,我们知道,‘两弹一星’精神正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据悉,此次活动是蜀麓苑社区“科普进社区”暑期系列活动的第二场,未来社区将继续联合高校与社会组织,为辖区青少年提供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科普实践机会,让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共同滋养少年成长。(黄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