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蚌埠
蚌埠:十二载为烈士寻亲不止步 执着追求助力英魂终团聚
来源:谢勋章 年福烨 2025-07-03 15:05:24 责编:李伟 王逸群 许梦源

img1

近日,陕西省韩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给蚌埠市怀远县陈集镇退休干部年介涛发来感谢信,字句间饱含深情:“您以脚步丈量责任,用岁月镌刻初心;孤勇寻亲追英魂,丹心映照暖山河。”这封承载着崇敬的信函,不仅表达了对年介涛12载为罗中奎烈士成功寻亲的感谢,也揭开了年介涛另一段寻亲的征程。

6月30日,在蚌埠市怀远县陈集镇的农家院落里,76岁的年介涛仍保持着伏案工作的习惯。晨光透过窗棂洒在泛黄的烈士档案上,老花镜滑至鼻尖,他布满老年斑的手指轻轻抚过纸面,王德录、云保山两个名字在光影中若隐若现。这位与共和国同龄的老人不曾想到,通过他和朋友的两天努力,这两份档案将跨越时空,为千里之外的韩城烈士家属带去迟来的慰藉。

“能不能帮我们再找找这三位烈士的线索?”时间拨回到6月9日,韩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通过电话联系到年介涛,希望他帮忙寻找另外三位在蚌埠附近牺牲的韩城籍烈士,其中两位是王德录和云保山。年介涛爽快应允,继续用脚步践行着“让无名者有名,让归途者回家”的红色承诺。

“我立刻翻阅了手头上的资料,没查到他们的相关信息。”年介涛说。根据韩城提供的线索,这两位牺牲的烈士确定参加了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战役,地点就在今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镇附近。“我查不到或许别人那边有线索。”他想到一位朋友——在为烈士寻亲的十余年里,他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周杨。周杨家住淮北市,长期公益为烈士寻亲。年介涛将资料发过去后,周杨立刻前往烈士陵园查询。

很快,周杨找到了两位疑似的烈士信息:一位叫王德虚,一位叫伦保山,均安葬在双堆集烈士公墓。“王德录当时登记为王德盧(‘盧’后来简化为‘录’),‘盧’字应在誊抄中被误写为‘虚’。”年介涛分析道,“云保山被误写为伦保山,‘云’和‘伦’韵母一致,口音相似,应是登记时出现了误差。”经核实,两名烈士的档案信息与韩城市提供的内容完全一致。

6月10日上午,年介涛向韩城市反馈了烈士信息,效率令对方震撼。“太好了,可以确认了!”当天午间,韩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来电确认,听完年介涛的分析后,对方再三致谢。

“干什么都要积累经验,更要细致入微。”这句朴素的话,道出了年介涛的寻亲秘诀。十二载春秋,他凭一腔热忱,从无到有,已帮助33名烈士找到亲人,恢复41位烈士真实姓名。如今,他的日程表上又添了新的待查姓名。

晨光中,年介涛再次戴上老花镜,将王德录、云保山的档案郑重归入“已归家”的文件夹。作为“中国好人”“安徽省道德模范”,12载他坚持不懈地为烈士寻亲找家,让烈士英灵与家人团聚,他无怨无悔。在年介涛的案头,韩城市的感谢信静静躺着,称他为“烈士寻亲路上的追光者”“红色血脉的摆渡人”。而他已转身伏案,继续书写下一位无名烈士的故事——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名字,正等待被重新照亮。“我坚持义务为烈士寻亲,是对烈士的敬仰和赞美,是对红色血脉的传承和弘扬,是一种情怀和思念,更是一种信仰和责任,只要身体允许,我的脚步就不会停歇。”76岁的年介涛坚定地说。(谢勋章  年福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