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烈日,池州市贵池区梅村镇67岁的伤残老兵程五二心头却拂过一丝“清凉”。
近日,他不慎丢失残疾军人证,焦急地赶到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求助。一杯温水、一句宽慰,工作人员迅速启动补办程序。发现材料不全,内部协同机制即刻响应,梅村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迅速联动,协助补齐所需。
“原以为要顶着太阳跑几趟,没想到‘娘家人’全安排妥了!”老兵紧握工作人员的手,心中烦忧消散。正是这次高效服务的“及时雨”,为他焦灼的心田“止渴”。
这并非个例。面对持续高温预警,贵池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将提升服务效能作为“清凉剂”,精准施策化解老兵“急难愁盼”。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机关党员、干部主动下沉,一方面“开门纳谏”听心声,深入走访、开展座谈,酷暑中倾听老兵诉求;另一方面“痛点清淤”畅渠道,聚焦优抚资金申报发放、窗口办事效率、信息化建设以及相关政策知晓度等方面难点堵点,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明确责任、限时销号。流程创新带来服务“加速度”,为老兵心头送去缕缕清风。
解难纾困,贵在快速响应。该区梅街镇桃坡村一名退役老兵突患重病失业,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走访发现后,“急报专线”瞬间响应。区局依据优化后的帮扶解困实施细则,及时完成临时救助审批,并联合镇村将“应急风扇”般的关爱和后续帮扶方案送上门,迅速为困境“降温”。“审批环节压缩了,帮扶效率更高了,就是要让老兵遇到难处不‘中暑’。”工作人员道出机制优化的初衷。
服务保障,重在延伸覆盖。入夏以来,该局着力拓展保障维度,为更多对象撑起“绿荫”:组织20余名重点优抚对象及军属参加短期疗养,首次放宽年龄限制,让更多老兵在“避暑站”休养身心;为10名听障老兵定期调试助听器,扫除沟通“热障”;播撒“就业甘霖”,精准对接本地产业“水源”与老兵“旱地”,适时“牵线搭桥”,20余人现场觅得“沃土”;开设消防、电商、无人机等“订单式”课程,60余人汲取“技能活水”;帮助百余名重点优抚对象申报医疗救助,为8户困难现役及优抚对象家庭审批发放临时救助金2.6万元,覆盖更广、力度更大,为更多家庭撑起“遮阳伞”。
“服务对象的舒心笑脸,是酷暑中最珍贵的‘清凉剂’。看到老兵们紧锁的眉头舒展,急难愁盼得以纾解,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动力。”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方宏亮表示,全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完善‘倾听-查摆-施策-问效’服务闭环链路,加大常态化走访帮扶力度,凝聚更广社会拥军合力,确保各项优抚优待政策如“清泉”精准滴灌、沁润心田,让“尊崇尊重”化为广袤“林荫”,不断提升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程凯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