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践行“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小实验、小论文)理念,引导青少年发现生活中的环保价值,培养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在合肥市庐江民政局的指导下,7月15日下午,庐江县东顾山街道晨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合肥市方圆社会工作事务所开展“塑料瓶废弃为宝,手心生花——青少年‘五小’创作实践”活动,20余名社区青少年化身“环保小创客”,用废弃塑料瓶搭配五彩橡皮泥,上演了一场与众不同的“材料大作战”,让不起眼的废品绽放出创意之花。
活动开始,社会工作者通过一段环保趣味的语文课引入主题,向孩子们讲解塑料污染的危害与废物利用的价值。“同学们看,这些平时喝完就丢的塑料瓶,加上橡皮泥,能变成什么?”随着社工举起提前做好的“塑料瓶花朵”样品,孩子们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透明的瓶身被剪成花瓣形状,瓶口处用橡皮泥捏出层层叠叠的花蕊,再配上彩绳装饰,俨然一朵灵动的“永不凋谢的花”。
“我要做一朵向日葵!”“我想给花瓣涂成彩虹色!”你一句我一言在分组创作环节,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拿起工具动手实践。有的专注地将塑料瓶剪出均匀的花瓣,有的则捧着橡皮泥揉捏塑形,红的、黄的、粉的橡皮泥在小手中变成花蕊、叶片,还有的发挥想象,给“花茎”缠上彩绳,或是在瓶身画上可爱图案。过程中,小伙伴们互相出主意:“你的花瓣剪得太尖啦,圆一点更像玫瑰”“橡皮泥要捏紧,不然会掉哦”,现场充满欢声笑语。
经过一个小时的创作,原本废弃的塑料瓶在孩子们手中彻底“变身”:有的成了娇艳的玫瑰,有的化作清新的百合,还有的组合成“花束”造型,每一朵都独一无二。在成果分享环节,沈涵之同学举着自己的作品骄傲地说:“这是我做的莲花,回家要放在书桌上当装饰,告诉爸爸妈妈废品也能变宝贝!”
活动最后,社会工作者让每个孩子拍一张集体大合照留作纪念。“这次活动将‘五小’创作中的‘小制作’与环保结合,用‘塑料瓶+橡皮泥’的简单组合,让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理解创新与环保的意义。”晨光社区负责人和合肥市方圆社会工作事务所社工表示,未来将继续开展此类实践活动,让更多青少年在趣味中践行绿色理念,用创意点亮生活。
社会工作者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体验了创作的乐趣,更在心中种下了环保的种子。正如孩子们亲手制作的“花朵”,废旧材料的重生,恰是环保意识在社区绽放的生动写照。(丁凤琴 王洋 莫锡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