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包河区
老兵吴华军的“二次冲锋”:16年戍边守国,8年社区为民生
来源:胡雁 2025-07-25 08:05:24 责编:余宏博 王逸群 许梦源

图片2

在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银河社区有这样一位退役军人,他扎根基层,心系困难退役军人和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役不退志,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他就是银河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吴华军。

戍边十六载 军旅铸就忠诚担当

1992年12月,18岁的吴华军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成为黑龙江省军区嘉荫县65931部队步兵侦察连的一名边防军人。在漫长的中俄边境线上,他与战友们爬冰卧雪、巡逻放哨,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祖国边疆。因军事素质过硬,他多次在比武中斩获佳绩:1996年11月参加师团侦察兵比武荣立三等功,1998年8月参加侦察兵比武荣立二等功,并多次受到嘉奖。16年的边防生涯,锤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2008年12月,吴华军光荣退役,但军人的责任感始终烙印在他的心中。

扎根社区 倾情服务困难群体

2019年12月,吴华军来到银河社区工作,负责退役军人服务、残联及低收入家庭帮扶工作。面对社区内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他感同身受:“我曾是一名军人,更懂得战友们的难处;我也见过边疆群众的艰苦,深知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关爱。”

精准帮扶困难退役军人社区退役军人赵前进因病致贫,家庭陷入困境。吴华军多次上门走访,为他申请医疗救助和困难退役军人帮扶基金,并协调组织社区志愿者定期为赵前进家打扫卫生、送医送药。赵前进感动地说:“吴华军就像我的亲兄弟,没有他,我真不知道日子该怎么过。”

残疾人王大姐独自抚养女儿,靠低保维持生计。吴华军了解到她擅长手工编织,便主动联系残联和爱心企业,帮她开设了线上手工小店,并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如今,王大姐的作品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家庭收入显著改善。“吴主任不仅帮我找到了出路,还经常来看望我们,女儿都叫他‘吴叔叔’。”王大姐笑着说。

微信图片_20240723150332

创新机制 织密民生保障网

为更系统化地开展帮扶工作,吴华军推动建立了社区“困难群体动态档案”,定期摸排更新需求,并联合民政、残联、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多部门形成“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他还发起“老兵帮老兵”志愿服务队,动员社区退役军人参与公益,为孤寡老人、残疾儿童提供陪伴和帮助。

吴华军的付出赢得了广泛赞誉,他先后被评为“包河区优秀退役军人工作者”“芜湖路街道为民服务标兵”。面对荣誉,他始终谦逊:“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退役兵,做的都是分内事。只要还能动,就要继续为战友和困难群众奔走。”

从边防战士到社区工作者,吴华军的岗位变了,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他用军人的坚韧和赤诚,在基层岗位上书写着新时代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让“橄榄绿”在社区绽放出温暖的光彩。(胡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