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民情 以实干赢得民心
来源: 安徽日报党媒云 2025-07-25 10:27:37 责编: 余蕾

7月23日下午,烈日炙烤着江岗村井台村民组的田埂,却挡不住一群人匆忙的脚步——合肥经开区江岗村工作人员正带着高刘街道邀请的水利勘测专家,沿着井台大塘的堤岸一路踏勘、一路记录。

半个月前,井台村民组多位老人多次向村委会反映:大塘“存不住水、蓄不了田、荒草丛生”,昔日“救命塘”成了“摆设塘”。江岗村委会立即将问题上报至高刘街道。

一张“问题清单”,换来一张“施工图”。张书记带着专家去现场查看,边走边向专家详细介绍大塘的历史水位、渗漏位置以及周边农田灌溉需求。现场向专家组逐一说明群众诉求与历史成因。“不能让村民守着水塘没水用,更不让隐患过夜!”张书记的朴实话语,道出了一名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不到两小时,勘测人员便拿到第一手数据:塘埂沉降不均、涵闸老化断裂、库底渗透严重。随后,村委会与勘测人员两方就地召开“板凳会议”,初步敲定“清障扩容+塘埂加固+一体化涵闸重建”的综合治理方案,力争在秋收前完成主体施工,让大塘重新“装满”群众的丰收期盼。

把“问题清单”变“幸福账单”。“群众的呼声就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张书记说。为了让设计方案更接地气,村委会当晚召集村民组组长及群众来村委会,了解他们的诉求,江岗村把群众的小事当成治理的大事,把一张张“需求工单”变成一幅幅“实景图”。 

从“多次反映”到“现场勘测”,从“荒废大塘”到“施工图落地”,江岗村用两周时间跑出了为民服务的“加速度”,更跑出了新时代基层干部的“责任感”。江岗村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再小的塘也能映出为民初心,普通人的肩膀也能扛起振兴大梁!(潘云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