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每年此时,全国各地总会发生令人痛心的溺水事件。这些悲剧不仅夺走鲜活的生命,更给无数家庭留下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祁门县新安镇始终将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创新推出“四个一”防溺水工作举措,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控体系,为辖区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一、组建一支专业巡查队
新安镇整合镇村干部、志愿者等力量,组建起三支共33人的防溺水巡查队。巡查队严格遵循“分片负责、责任到人”原则,聚焦全镇重点水域开展精准防控,每日下午4点准时启动巡查,在节假日和周末进一步加密巡查频次。队员们不仅对野泳、戏水及无家长陪同的儿童进行及时劝阻,还主动清理水域周边的安全隐患,用脚步丈量安全防线,确保“水域有人看、隐患有人改”。
二、开展一轮全覆盖宣传
依托“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新安镇掀起防溺水宣传热潮。线下,在村口、集市、水域周边悬挂宣传横幅5条,张贴海报12张,发放宣传材料1200余份,制作发布宣传视频1个,村广播每日早中晚准时播报防溺水知识,让安全提示响彻乡村角落;线上,通过微信群、法律普法服务群、警民议事厅群等推送防溺水文章25篇,实现信息精准触达。各村还组织防溺水知识竞赛,以互动参与的形式让安全意识深植人心,让“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水域”成为群众的自觉共识。
三、设置一批应急物资点
在河流、水库、池塘等重点水域周边,新安镇科学布局18个应急物资点。每个水域均落实镇村干部包保责任,不仅设立醒目的安全警示牌,还统一配备救生圈、救生绳、救援竹竿等应急设备,详细标注水域危险程度、水深情况及包保人联系电话。这些物资点由镇村干部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定期检查设备完好度,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此外,镇政府组织3次应急物资使用培训,让200余名村民熟练掌握基本救援技能,为水域安全增添“民间防护力量”。 四、建立一批特殊儿童包保机制
四、包保责任人每周一次走访
为给特殊儿童撑起“安全保护伞”,新安镇精心构建特殊儿童防溺水包保机制。对辖区内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开展拉网式摸排,逐一登记造册建立详细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每一名特殊儿童量身配备包保责任人,由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担任,形成“一人一策” 的精准防护模式。包保责任人坚持每周至少走访一次,深入了解孩子的生活与安全状况,向监护人细致宣讲防溺水知识,压实监护责任;同时与学校密切联动,实时掌握孩子校外动态,对安全隐患第一时间介入处置。针对特殊儿童的认知特点,通过情景模拟、互动游戏等特色方式开展防溺水教育,切实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四个一”举措的扎实推进,新安镇已构建起“巡查无死角、宣传无盲区、责任无空缺”的防溺水工作格局。下一步,该镇将持续优化防控措施,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织密安全防护网,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让每个家庭都能安心度夏、幸福安康。(陈惠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