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一桩桩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是居民心头实实在在的“大事”。人民调解员化身“和事佬”,将法、理、情巧妙融合,把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最近成功调解的三件事,就生动展现了这股“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单车进门起冲突,暖心方案解心结
居民金大爷送完孙子,买了大包小包还取了快递,想图方便骑共享单车到楼下,却被保安队长张师傅拦下——小区规定,共享单车不能进!两人一争执,快递还摔了。金大爷气不过,非要骑车进去,还要张师傅道歉。调解员深入了解后发现,物业公司有规定,保安放共享单车进小区要被扣工资。一面是居民的方便,一面是保安的生计,这事儿真不是简单的对错。调解员两边劝:跟金大爷说说保安的难处,也提醒张师傅注意沟通方式。最终,金大爷理解了保安的不易,主动放弃了骑车进小区的要求;张师傅也诚恳道了歉,还主动提出:“金大爷,下次您东西多,尽管放门卫室,我们帮您看着,您分几次拿!”一场小冲突,调解员找到了规则与人情的平衡点,用理解和互助暖了人心。
租房押金退不了?法律道理讲分明
租客小张退租时,房东丁先生扣着1350元押金不肯退,双方闹得很不愉快。调解员介入后,首先把道理和法律讲清楚:押金是什么?押金性质为履约担保,合同终止且无违约和房屋损坏时,房东应全额退还,不是房东想扣就能扣的“违约金”!《民法典》相关规定说得很明白,房东扣押金得有正当理由,比如租客拖欠房租不交、把房子弄坏了、没经同意转租给别人了,或者欠了水电费、物业费没结清等。调解员仔细一查,小张租期里规规矩矩,没拖欠、没损坏、没转租,费用也都结清了。那这押金,房东就没理由扣着不放!在调解员把法律规定掰开揉碎讲清楚后,丁先生明白了自己的做法欠妥,当场同意把1350元押金全额退还给小张。调解员用法律的尺子量出公平,让租客的权益落了地,也提醒房东要依法办事。
屋顶漏水邻里愁,握手言和齐心修
王阿姨住在楼下,可愁坏了,因为楼上张大爷家的卫生间漏水,把她家房顶都泡霉烂了。王阿姨找张大爷说了好几次,问题没解决,邻里关系也僵了。调解员上门一看,情况属实。这可不是小事,关系到居住环境!调解员依据《民法典》关于相邻关系和损害赔偿的规定,明确指出:楼上漏水导致楼下受损,楼上住户负有维修自家漏水点并赔偿楼下损失的责任。调解员不仅讲法,也讲邻里情分:“楼上楼下住着,远亲不如近邻,互相体谅才能住得舒心。”在法理和情理的双重作用下,张大爷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真诚地向王阿姨道了歉,并承诺马上找工人修好自家的卫生间漏水问题,同时也会负责把王阿姨家霉烂的屋顶修复好。一纸调解协议,修好了漏水的管道,更弥合了邻居间生隙的感情。
小调解,大作用。这三件“小事”的成功化解,正是蜀经开司法办扎实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的生动注脚。面对物业小摩擦、租房押金纠纷、邻里漏水矛盾这些辖区里的“常见病”,人民调解员们耐心细致,以“法”为据明是非,以“理”服人消隔阂,以“情”为桥促和解。下一步,蜀经开司法办将持续织密建强人民调解网络,用心用情用力化解好每一件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纠纷,让法治的阳光和邻里的温情,洒满我们共同的家园。(张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