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党性教育摆脱刻板说教,真正触及灵魂、激发力量?合肥经开区海恒中心党委交出了一份创新答卷。在夯实理论学习基础的前提下,中心党委锐意探索,将教育的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让党员走出会议室,走进历史现场、融入生动实践。通过精心设计“行走的课堂”,把红色资源变为鲜活教材,让重要节点成为精神熔炉,使互动参与激发主体活力,海恒中心成功实现了党员教育从“被动输入”到“主动汲取”、从“会场听讲”到“现场感悟”的深刻转变,使初心在沉浸体验中淬炼,让本色于躬身实践中闪耀。
一、深耕红色资源,激活“活教材”。合肥及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清廉文化底蕴。中心党委精心设计并常态化运行“红色教育+廉政实践”融合路线,将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的磅礴历史、包公故里文化园的清廉风骨、盛习友纪念馆的英勇事迹等,串联成生动的党性教育课堂。组织党员千余人次赴这些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学习。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党员们实地参观历史遗迹,聆听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英雄故事,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重温入党誓词,深刻感悟“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渡江精神,砥砺初心使命;在包公故里,感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廉政文化精髓,在潜移默化中涵养清风正气。这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教学,让历史变得可触摸,让精神变得可感知,极大地增强了教育的震撼力和实效性。
二、打造仪式教育,强化“归属感”。重要时间节点是开展党性教育的宝贵契机。社区党委紧扣清明、“五一”、“七一”等重要节日,精心策划系列主题鲜明、仪式感强的主题党日活动30余场。清明节,组织“追思清明忆先烈”活动,通过祭扫烈士墓、敬献花篮、讲述英烈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五一”劳动节,开展“五一砺党性 劳动促担当”活动,组织党员参与社区义务劳动,在挥洒汗水中体悟劳动光荣、强化责任担当;“七一”举行“清风正气映初心”主题活动,通过专题党课、初心故事分享会、为党员过集体“政治生日”(发放政治生日贺卡、重温入党誓词)等环节,唤醒党员身份意识,强化政治归属感和荣誉感。这些充满仪式感的活动,犹如一个个“强磁场”,将党员紧密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激发起强烈的身份认同和内生动力。
三、探索互动教学,开辟“新路径”。为打破传统“你讲我听”的单向灌输模式,中心党委积极鼓励基层首创精神,探索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新路径。大力倡导和支持普通党员、基层党支部书记拍摄分享“微党课”。鼓励大家聚焦身边人、身边事,用“小切口”阐释“大道理”,用“家常话”讲清“新思想”。党员们讲述自己在服务群众、参与治理中的真实经历和感悟,分享学习心得,这种源于实践、贴近生活的“微党课”,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亲和力、说服力和代入感,让党员教育更加生动鲜活、易于接受。
通过深耕红色资源、强化仪式感召、探索互动路径,海恒中心党委成功将党员教育从封闭的“会场”延伸至广阔的“现场”,从抽象的“理论灌输”转化为生动的“实践体验”,有效提升了党员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吸引力,使党性教育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郑伟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