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宁国市
张明福:用心搭建退役军人就业“连心桥”
来源:沈军 2025-07-30 09:10:40 责编:余宏博 胡明兵 纵强


在宁国,有这样一位退役军人,用军人的硬朗与温情,在劳动力供需两端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他就是安徽百信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福。

从军营到职场

2001年12月,张明福成为一名光荣的空降兵。“空降兵的训练是‘极限挑战’,每一次伞降都要克服高空恐惧,每一次战术演练都要突破体能极限。”他常说,正是那段在蓝天与大地间穿梭的岁月,淬炼出“敢闯敢拼、善作善成”的军人特质。

2006年退役后,他成为宣城军分区非现役工勤人员,还兼任“四会”民兵专职教练员。但“想为家乡干实事”的念头越发强烈。

转机出现在2017年的一次战友聚会。“我们那儿不少人想出去打工都找不着门路!”山西战友的一句牢骚,点燃了他心中的希望。彼时的宁国工业加速崛起,不少企业老板正为“招不到工人”而犯愁。

“一边是劳动力闲置,一边是用工紧缺,这不就是实实在在的民生需求吗?”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张明福的心中萌生:辞去公职,投身人力资源行业。

说干就干的军人作风,在张明福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两年,他带着一个旧背包,跑遍了贵州、四川、甘肃、山西等地。在山西田埂上和老乡算“务工增收账”、在贵州山村里向村委会打听劳动力情况、在四川劳务市场记录求职者的技能与期望。虽常被当作“骗子”,但每当亮出退役军人证,总会多几分信任。“这身‘无形的戎装’,是最硬的‘通行证’。”他笑着说。

更让他暖心的是,当地政府部门和工会得知后,主动帮他对接资源。家人更是把多年积蓄拿出来:“你想干就干,家里有我们呢!”

2019年底,安徽百信人力资源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业务主要包括人才招聘、岗前培训等。

从“招得来”到“留得住”

公司成立后,一批又一批外来务工人员来到宁国。但张明福深知,“招来人只是第一步,留得住才是关键”。

为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来宁就业期间的生活问题,2020年,他打造起2100多平方米的外地职工生活服务中心:50个临时住宿床位可供使用,员工超市、食堂、健身房、阅览室、爱心义诊室等功能区一应俱全,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一站式”生活保障。

更让务工者点赞的,是他创新推出的“灵活用工”大厅。“淡季没活干时,可来这儿做计件工,一天能挣100多块,管吃管住;旺季转正后,月薪超8000元。”来自山西的畅立方算起“幸福账”时,眼角的笑纹里满是踏实。

这份“暖意”背后,是张明福团队实打实的付出:近两年奔赴西北、西南地区开展精准招聘,与中鼎集团等4家龙头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累计输送务工人员2000人次,开展岗前培训1500人次,帮助100余人通过灵活用工实现“淡季不淡、收入稳增”。

从“就业帮扶”到“全链条守护”

“服务不能停留在‘找到工作’这一步,要做他们在宁国的‘全链条守护者’。”张明福的理念,让百信人力从单纯的招聘平台,变成了务工者的“贴心娘家”。

在这里,有技能提升培训帮人“涨本事”、心理疏导解“烦心事”、维权服务护“钱袋子”;针对退役军人群体,他还专门成立“老班长工作室”,提供就业指导、矛盾调解,让老兵感受到“脱下军装仍是兵,转身依旧有‘家’归”。

用心服务换来累累硕果:张明福先后获评“最美退役军人”,公司荣获“退役军人就业工作突出贡献单位”。如今,已身兼宣城市退役军人企业家协会宁国分会会长、市人力资源服务协会副会长的他,却从未停下脚步。

“我们叫‘百信’,就是要全力服务百姓,做让百姓百倍信任的企业。”这句常对员工说的话,正是他坚守的初心,也是这座就业桥始终稳固的根基。(沈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