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怀宁县黄墩镇独秀蓝谷的集体产业正蓬勃发展,而这份活力的背后,是一位退役老兵的执着坚守。
入伍十六年,一次三等功、六次优秀士兵和嘉奖、多次获得专业技术能手和优秀党员等部队荣誉,这是吕中林在部队的优秀战绩。作为一名优秀退役军人,在退役后的五年基层时光中,他始终坚守着“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将军人的果敢与担当注入乡村发展,以敢打硬仗的决心、敢打必胜的血性,奔跑于阡陌纵横的田野间,在联合党委的新战场再立新功,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村社区及周边农民就业创造收入,以为民服务的初心,撸起袖子、扑下身子,带领村民蹚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兴村”的乡村振兴康庄大道。
政策“精准化”,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凭借自身对军队的深厚感情、对政策的精准理解以及“懂兵、知兵、爱兵”的天然优势,吕中林成为连接政府与退役军人之间的“连心桥”。
5年来,他走遍全镇12个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走访了315位退役老兵,给45名困难退役军人申请了困难救助,为643名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提供了精准优质的服务。
用好“磨刀石”,克服思想的“本领恐慌”
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要走好精准棋、打好特色牌、念好品牌经。在服务好退役军人之余,吕中林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学习各种农产品种植技术。线上,他通过农科院等公众号深入学习蓝莓、西瓜、草莓、羊肚菌等10余种养植技术,线下,他查阅了大量农产品种植技术资料,学习各类蔬菜的生长习性和栽培要点,同时,深入市场调研,与种植户、经销商打交道,了解市场需求。为了做好效果跟踪,他还创建了微信辅导群分享各类农技知识,指导村(居)应对种植难题。
截至目前,吕中林带领联合党委精心挑选了羊肚菌、蓝莓、紫薯、西瓜、辣椒以及肉牛养殖等6项产业,每年给村集体带来可观经济收入。
敢于“挑重担”,倾注旺盛的“青春活力”
作为联合党委副书记,他致力于探索特色化产业,寻找让群众致富增收的新路子。通过对上海、苏南等地高效农业种植项目的考察后,他和班子决定依托村里优势土地资源,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种植产业。
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他推动成立怀宁县独秀蓝谷供销合作社和怀宁县臻品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安徽蓝莓第一镇”的区域优势,构建蓝莓种植、深加工、冷链物流及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还建成了绿色食品产业园,吸引多家企业入驻,生产蓝莓汁、果干、酒类、蓝莓花色苷等高附加值产品。
投身“练兵场”,搭建逐梦的“广阔舞台”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吕中林始终以不畏一腿泥、一身汗,不怕晒黑掉皮的精神在村集体的土地上东奔西走,周而复始。从荒山改造到连片种植,让过去遭嫌弃的酸性丘陵黄土地,转变为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天然富硒沃土,吸引了一大批新农人返乡创业,羊肚菌种植基地、蓝莓种植园、农业三中心、肉牛养殖厂,每个奋斗过的战场都留下了他的脚印和汗水。
如今,流转的2000多亩土地进行菌类、蔬菜、瓜果和粮食等多种经济农作物轮番种植,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在价值,养殖肉牛、种植羊肚菌、蓝莓种植等产业带动周边1000余人劳动就业,为村集体带来3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
产业欣欣向荣、乡村美美与共、生活蒸蒸日上、治理井井有条,从退役军人到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吕中林以“兵”的韧劲和“农”的智慧,带领联合党委走出一条生态优先、产业融合的致富路,将乡村振兴的蓝图一笔笔绘就,而答案早已写在乡亲们的汗水和笑脸里。(江宇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