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看,我缝的军包有五角星!”近日,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蜀麓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飘着艾草香,20组亲子家庭围坐在长桌旁,手中的军绿色布料在针线间翻折,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窗外的蝉鸣交织,一场以“巧手制军包,八一润童心”为主题的手工活动温暖启幕。本次活动由蜀麓苑社区“皖家幸福驿站”项目支持,蜀麓苑社区妇联、关工委联合合肥市蜀山区益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举办,此次活动是“皖家关爱帮扶服务”系列的特色活动,通过“手工+红色教育”的创新形式,让社区儿童在指尖传承中厚植家国情怀。
从“一针一线”到“红色记忆”:手作里的建军情怀。上午9时,活动现场已布置得充满“军味”——墙面挂着退役军人的老照片、桌上摆着迷你军用水壶模型,工作人员为每个孩子准备了军绿色棉麻布料、金线、军徽贴纸及手工工具。“小朋友们知道吗?军包是军人最亲密的‘战友’,行军时装干粮、装家书,如今它成了我们传承红色精神的载体。”志愿者的开场讲解,瞬间将孩子们的注意力聚焦到“八一”主题上。
在志愿者的示范下,孩子们跟着穿针、打结、缝合包身,家长们则在一旁辅助。“这根线要绕两圈才结实”“金线绣朵小花更精神”“我在电视上看过解放军的背包,一定要缝得方方正正!”……不一会儿,原本素白的布料渐渐变成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小军包”,有的绣着五角星,有的贴着“听党话”贴纸,还有的写着“致敬最可爱的人”。
从“手作体验”到“情感共鸣”:童言里的家国种子。“我的军包要送给小区里的保安叔叔,他每天站岗保护我们,就像解放军一样!”活动尾声的分享环节,8岁的小怡举着自己缝制的军包,声音清脆。她的发言引发共鸣,孩子们纷纷说出“军包用途”:“给爷爷装药”“帮妈妈装零钱”“捐给山区小朋友”……纯真的话语里,藏着对“责任”与“奉献”最朴素的理解。
“平时陪孩子做手工多是玩乐,这次活动把‘动手’和‘学史’结合,孩子不仅学会了缝补,更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家长李女士捧着孩子的作品感慨,“社区活动越来越有‘巧思’,让我们在陪伴中也能受教育。”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背着亲手制作的军包和八一主题展板合影,稚嫩的脸庞与鲜红的“八一”贴纸相映成趣。一针一线缝进的不仅是布料,更是对军人的敬意、对历史的铭记;一包一袋承载的不仅是手工的温度,更是社区与家庭携手,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初心。
这个“八一”,蜀麓苑社区用一场“有声有色”的手作活动,让红色教育从书本走向指尖,让家国情怀从课堂融入生活。正如一位小朋友在留言板上写的:“我的军包会说话,它说——我爱中国!”(黄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