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切实提升辖区家长科学教子能力和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筑牢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治屏障,近日,柳林社区居委会携手区妇联、柳林社区皖家幸福驿站,共同举办了“大手牵小手,你我共成长”家庭教育讲座暨“未成年人保护法——安全守护课堂”主题活动。本次活动将法律知识融入家庭教育指导,是深化“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精准服务家庭需求的又一重要实践。
专业领航:法律知识进家庭,安全守护有方向
活动特邀资深法律工作者担任主讲。讲座聚焦《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核心要义,结合真实案例和社会热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在场的家长和孩子们系统讲解了家庭保护的核心责任、社会保护与网络保护新规、强制报告制度等。
亲子共学:大手小手齐参与,法律意识同提升
区别于传统的单向宣讲,本次活动特别注重亲子互动与共学。情景模拟与互动问答: 讲师设计贴近孩子生活的场景(如遇到陌生人搭讪、被同学取笑等),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思考应对策略,讲师现场点评指导,在互动中加深理解。“安全我知道”小测试: 设置趣味性的法律知识或安全常识小问题,邀请亲子家庭共同回答,活跃气氛,巩固知识点。亲子共读安全手册: 社工和志愿者向家庭发放图文并茂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要点》或《儿童安全自护手册》,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讨论,将法律意识融入日常亲子交流。
本次普法教育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柳林社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在精准服务、资源整合与活动保障方面的优势。专业社工精准洞察家庭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知识需求与教育困惑;高效链接法律、家庭教育领域的专业讲师资源;精心策划活动流程,确保普法内容兼具权威性、实用性和适龄性,营造积极学习氛围。志愿者们全程提供有力支持负责活动签到、场地引导、资料分发。在讲座过程中协助维持秩序,特别关注低龄儿童的安静参与。
法治阳光照心田,家校社携手护未来。“以前觉得《未成年人保护法》离我们很远,听完才知道里面很多规定都跟日常带娃息息相关,特别是网络安全和防性侵这部分,太重要了,回家得好好跟孩子再聊聊。”一位参加活动的家长深有感触地表示。皖家幸福驿站相关负责人指出,将法律知识融入家庭教育指导,是提升家长依法带娃能力、增强儿童自护意识、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关键环节,本次活动意义重大,未来将持续深化此类普法宣教工作。柳林社区将持续探索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与家庭教育融合活动,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王荣平 黄安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