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市县风采
伞花绽放处,一生向光行——利辛县退役军人李子贤的赤诚轨迹
来源:李磊 2025-08-12 11:38:19 责编:余宏博 胡明兵 喻寒松

15米高空的跳伞舱门打开时,冷风如刀割在脸上。19岁的李子贤攥紧伞绳,望着脚下疾驰而过的云层,想起临行前母亲塞在背包里的那枚红绳系着的平安扣——那是1998年冬天,他瞒着家人报名参军时,母亲连夜赶制的。“当最好的兵,护最亲的人”,这句在日记本里写下的话,成了他往后二十多年人生的坐标。

伞花绽放处,淬炼成钢时

空降兵部队的训练场,永远回荡着“掉皮掉肉不掉队”的呐喊。入伍第三天,李子贤就因军姿挺拔、动作标准被选入连队队列师范班。别人练一小时,他加练两小时,膝盖磨出的血泡结痂又裂开,迷彩裤黏在腿上钻心的疼,他就往伤口上抹点碘伏,咬着牙继续踢正步。一个月后,在44师新兵开训动员大会上,他作为队列示范班的排头兵,带领队伍走出“踢腿生风、落地砸坑”的气势,班集体拿下全师通令嘉奖。

这份拼劲,在跳伞训练中更显凌厉。空降兵新兵完成10次跳伞即为合格,而李子贤硬是凭着“多跳一次就多一分底气”的执拗,成为全师万名新兵中为数不多完成13次跳伞的人。最后一次跳伞时,伞绳突然缠结,他沉着拉动备用伞,在离地面仅剩30米时成功开伞,落地后后背被碎石划开长长的口子,他却笑着对战友说:“这下知道备用伞咋用了,值!”

1999年夏天,洪湖告急。一道紧急集合令,李子贤随部队星夜驰援。堤坝上,他和战友们手挽手组成人墙,在齐腰深的洪水里泡了三天三夜。洪水退去后,他又主动揽下“取缔法轮功”的宣传任务,在闷热的帐篷里熬了两个通宵,写出30多幅板报,字里行间全是“不信邪、跟党走”的坚定。任务结束后,他被评为团抗洪抢险先进个人,胸前多了一枚沉甸甸的嘉奖勋章。

从战士到文书,再到新兵班长,五年军旅生涯里,他先后7次获得嘉奖,拿下“优秀士兵”“优秀士官”“游泳训练标兵”等荣誉,45师书法大赛上,他写下的“精忠报国”四字还摘得优胜——那是他在灯下练了无数遍的字,笔锋里全是军人的刚毅。

纵身一跃间,生死见担当

2008年4月6日的深圳蛇口,海风裹挟着咸腥味,卷得岸边的椰子树剧烈摇晃。李子贤刚巡查完小区海边防线,就听到人群中爆发出惊喊:“有人跳海了!”

他循声奔去,只见一名年轻女子在离岸十多米的海里挣扎,海浪像疯了一样把她往深海拖。岸边是近16米高的悬崖,底下全是锋利的礁石,围观的二三百人吓得不敢靠近。“快打120!110!”李子贤吼着脱下外套,没等别人反应过来,他已经翻过护栏,朝着汹涌的海面纵身跃下。

落水的瞬间,礁石狠狠磕在他的后背,疼得他眼前发黑。但他顾不上这些,凭着在部队练出的水性,像鱼雷一样扎向女子。当他抓住女子冰凉的手臂时,对方已经开始下沉,嘴里涌出带着泡沫的海水。“别怕,有我在!”他咬着牙将女子托出水面,另一只手拼命划水。

“解腰带!把腰带接起来!”他朝着岸上大喊。很快,几条男士腰带连成一根“救生绳”抛了下来。他把腰带缠在女子腰间,指挥岸上的人拉绳,自己则在水里用身体稳住方向,直到女子被拖上岸,他才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爬上去。

来不及喘口气,他跪在地上对女子做心肺复苏。一下,两下,三下……直到女子猛地咳出海水,发出微弱的呻吟,他才瘫坐在沙滩上,这时才发现手心被礁石划得全是血,后背的伤口已经和湿透的衣服粘在了一起。

他把女子带回自己工作的物业办公室,找了套干净衣服给她换上,泡了杯热茶坐在旁边开导。“日子再难,也比死了强。你看这海,今天凶,明天可能就晴了。”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让人安定的力量。直到女子的家人匆匆赶来,他才彻底放下心来,后背的伤口在那天夜里肿得老高。

这事被《深圳特区报》《南方都市报》报道后,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专门为他开了表彰大会。基金会张会长握着他的手说:“小李这救人,不光有勇,更有谋。16米悬崖敢跳,救了人还能保护自己,这才是我们该大力提倡的!”那次,基金会破例给他发了两万元奖金,他却悄悄把钱捐给了社区的困难户。

归乡守初心,点滴映赤诚

2017年,李子贤回到安徽亳州,成了一名民俗文化礼仪主持人。但他总说:“我首先是个兵,然后才是主持人。”

他的主持台案上,永远放着一本磨得卷边的《民俗礼仪大全》,但更醒目的,是压在底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军人的婚礼,得有军人的样子。”他给自己定了条规矩:现役军人、退役军人的婚礼,分文不取。有次为一对退役军人主持婚礼,他特意加了个“向军旗敬礼”的环节,当新郎新娘对着大屏幕里的军旗敬礼时,台下的老兵们全都红了眼眶。

每年开学季,他都会穿上迷彩服,去学校当军训教官。队列训练时,他教的不仅是步伐,更是“令行禁止”的规矩;叠被子时,他会蹲在地上演示“豆腐块”的叠法,告诉学生们“被子里藏着作风”。连续两年,他带的班级都评上“优秀军训班”,学生们喊他“李教官”,比喊“李老师”还亲。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时,他第一时间组织利辛籍的空降兵老兵们行动起来。他们凑钱买了口罩、消毒液,分头送到县医院、交警队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县医院门口,他看到护士们脸上勒出的红印,突然想起当年抗洪时战友们磨破的肩膀,眼眶一热:“我们当过兵的,就该站在最前面。”他还写了封《致全县退役老兵争做抗疫先进的倡议书》,字里行间全是“若有战,召必回”的决绝。

更让人意外的是,2021年,41岁的他瞒着家人报了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成了全日制大专生。每天早上,他比宿舍的年轻学生起得还早,跑完三公里再去上课;晚上别人打游戏,他在图书馆啃机械原理。2024年毕业那天,他穿着学士服,和同学们合影时,特意在里面套了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

如今,李子贤的手机相册里,有三张照片最珍贵:一张是1998年刚入伍时的新兵照,青涩的脸上带着倔强;一张是2008年救人后在海边拍的,后背的伤疤清晰可见;还有一张是2024年毕业时的合影,他站在学生中间,笑容里全是满足。

有人问他,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是什么。他总会指着胸口说:“第一是穿了五年军装,第二是脱下军装后,没给军人丢脸。”

从蓝天伞兵到大地暖光,李子贤的人生轨迹,就像他当年跳伞的伞花——无论在空中还是落地,永远向着阳光,向着人民。(李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