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了,我的母亲终于有了栖身之所。” 近日,合肥市蜀山区稻香村街道黄山路社区居民王先生难掩激动之情,他通过公开摇号,为身患肢体一级残疾的母亲胡女士选到了一套公租房。多年来,胡女士因离婚、重病等原因生活困顿,为治病卖掉房子后长期租房。黄山路社区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不仅为其申请了低保,还全程协助办理 “合肥市公共租赁住房” 申请手续,最终帮助胡女士顺利拿到选房通知书。这温暖的一幕,正是公租房政策惠及民生的生动写照。
在城市发展的浪潮中,住房问题始终是牵动万千家庭的民生大事。公租房作为保障性住房体系的重要一环,如同一束光,为三类群体照亮了安居之路: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以及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让他们在城市中看到了扎根的希望。
公租房的 “暖心”,首先体现在实实在在的经济减负上。其租金水平远低于市场平均价格,实行分级收费:最低收入、低收入家庭每月每平方米仅需 1.10 元;较低收入家庭为 3.00 元;中等偏下家庭为 5.00 元。相比之下,当地市场普通公寓平均租金为每月每平方米 32.83 元,这意味着入住公租房的家庭每年可节省万余元开支,大大缓解了生活压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公租房在居住品质上毫不逊色。房屋内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周边配套更是周到完善:交通便捷,方便居民日常出行;学校、医院、商场等生活服务设施近在咫尺,全方位满足居民的教育、医疗、购物等需求,让困难群体在享受到实惠的同时,也能拥有舒适便利的生活。
公租房,是保障困难群体居住权益的民生工程,更是传递城市温度的暖心之举。如今,像稻香村街道这样积极宣传住房政策、主动帮扶困难群众申请的做法正在各地推广,只为让更多有需求的人早日圆上 “安居梦”。相信在这项政策的持续发力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告别住房难题,在安稳的居所中拥抱美好生活,共同书写城市发展的幸福篇章。(陈晓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