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下班后,每次看到你们,心里都更踏实……”刚结束一天工作的意园小区居民张女士,紧紧握着意园党总支委员徐侠飞的手,话语里满是真切的暖意。这温情一幕的背后,是意园党总支组织“两委”班子带队开展夜间巡逻的日常——这支穿梭在夜色中的队伍,正用脚步丈量着辖区的平安,也收获了群众一声声发自内心的称赞。
为让夜巡工作精准发力,意园社区专门召开专题会议,反复研讨巡逻路线与人员调配,最终组建起一支由“两委”干部带队,党员、网格员、“红色小管家”、物业人员共同参与的夜间巡逻队。他们的目光,始终聚焦在最关键的安全节点:
针对九小场所经营性质特殊、人员流动频繁的特点,重点排查线路老化、消防器材缺失等隐患,毕竟这些场所的夜间消防安全,牵系着商户与周边居民的共同安危;
对于居民生活的小区,则逐一检查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消防设施是否完好——这些细节,直接关系到上千户家庭的日常安全。
巡逻中,“两委”班子带着队员们深入每一处重点区域,逐户排查隐患时不走过场,叮嘱注意事项时不厌其烦:提醒商铺负责人下班前务必检查电源开关、拧紧燃气阀门,确保易燃物品规范存放……这种“手把手”的指导,既有监管的专业性,更有邻里般的贴心,让商户在被提醒的同时,更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关怀。
对居民来说,夜色中巡逻队的身影、广播里的安全提示,是最直观的安全感来源。这种“看得见的守护”,不仅把潜在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更像一条纽带,让基层组织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群众的点赞,既是对夜巡成效的肯定,更是对社区干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工作态度的认同。
这场持续的夜间守护,折射出基层治理中“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智慧,更在一次次排查与叮嘱中,为平安社区、和谐邻里关系的构建,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李乃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