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市县风采
安徽广德籍一级军士长张继国:三十年军旅路 一颗初心铸忠诚
来源:李宝成 2025-08-19 12:14:39 责编:余宏博 王逸群 许梦源

在火箭军某旅营区,一级军士长张继国的名字早已与 “坚守”“担当”“过硬”这些词紧密相连。这位来自安徽广德市的老兵,从军30载,从汽修车间到导弹发射场,从保障一线到主战岗位,始终以“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赤诚,在强军征程上书写着一名基层士官的忠诚答卷。

受挫处觉醒:皖乡韧劲托举成长起步

1995年,刚穿上军装的张继国,带着安徽广德人特有的质朴与韧劲走进军营。这位来自皖东南大地的青年,入伍第一年便迎来军旅生涯的首次考验——单位选派他参加汽修专业培训,不到一周却因不适应被送回连队。

“咱广德人从不认输,丢了脸就得挣回来!”张继国把这句家乡话刻在心里。连队维修地沟成了他的“战场”,盛夏油污浸透作训服,寒冬双手冻得发紫,他始终钻在车底琢磨钻研。“广德山区的竹子能在石缝里扎根,咱当兵的也得有这股劲。”他白天跟着老班长练实操,晚上抱着教材啃理论,把每一个故障案例记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3本。

入伍第三年,一次跨区机动保障任务中,张继国连续48小时抢修12台故障车辆,保障部队按时抵达指定地域。当三等功军功章挂在胸前时,这位广德小伙眼里闪着光:“这不仅是给部队争了光,更是给家乡添了彩。”

转型中突围:初心如磐啃下“硬骨头”

当兵第11年,部队编制调整,张继国从汽车连保障分队转岗至导弹发射主战分队。从熟悉的扳手到陌生的导弹电路图,初中文化的他遭遇“本领恐慌”——首次专业测试仅得28分,连续三周成为抬成绩黑板的人。

“广德人常说,‘路是脚踩出来的’,专业硬才是立足的根!”营长的这番话点醒了他。张继国把铺盖搬进学习室,将教材拆成200多张卡片,口袋里、床头边随处可见;为吃透某型导弹电路原理,他手绘300余张电路图,把“迷宫”般的线路图刻进脑海。战友们说:“张继国身上那股劲,就像他老家广德的山核桃,越砸越硬实。”

寒来暑往,他不仅练就导弹发射车定点停车“一把准”(误差控制在30厘米内)的绝活,更连续十年获评“一级操作号手”,从“门外汉”蜕变为战友眼中“问不倒、难不住”的“导弹通”。

换岗间坚守:五次转身彰显军人担当

从汽修技师到发射号手,从仓库管理员到装备督导员,30年军旅路,张继国经历五次换岗,每次都从零起步、再创佳绩。全旅近百种车辆的构造原理,他烂熟于心;新型装备列装,50岁的他主动请缨,与年轻战士同吃同住同训练,提前半月掌握操作要领,带出12名合格号手。

“咱广德人讲究‘做事做到底’,军人就得在党需要的地方站好岗。”张继国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的床头柜上,近几十本写满批注的专业书,书页卷边、字迹褪色,却记录着一名基层士官对使命的执着——从皖乡子弟到火箭军老兵,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把每件事干到极致”的初心。

如今,在该旅荣誉室,“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等荣誉证书旁,张继国的事迹展板格外醒目熠熠生辉,与他用30年军旅生涯践行的誓言交相辉映:“当得起这身军装,对得起家乡父老,不负强军使命。”

这位从皖东南大地走出的一级军士长,正以平凡岗位上的坚守,诠释着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忠诚与担当,成为千万基层官兵逐梦强军路的生动写照。(李宝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