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战,召必回!”这句镌刻在退役军人血脉中的誓言,既饱含着对家国的赤诚,也暗藏着从军营到地方的转型之惑。近年来 ,广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退役军人的“急难愁盼”放在心头、抓在手上,用一系列有温度、有精度、有力度的服务举措,让脱下军装的战士们在人生新赛道上持续感受到尊崇与牵挂,生动诠释了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深刻内涵。
精准赋能,架起就业创业“直通车”
从训练场到职场,退役军人面临的第一道关卡便是职业转型。广德市以“靶向服务”破解这一难题,构建起“岗位对接+技能提升+创业扶持”的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
该局联合人社部门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已成为当地就业服务的“金字招牌”。就拿去年来说,2024年一场招聘会汇集30余家重点企业,推出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领域358个“量身定制”岗位,316名退役军人到场洽谈,54人当场达成就业意向。“岗位清单与退役军人技能库精准匹配,避免了‘大水漫灌’式招聘。”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介绍。
针对技能提升需求,该局开设电工、焊工、无人机操作等市场急需的免费培训课程,结业即颁发职业技能证书。曾在部队从事机械维修的退役军人王某,通过电工培训顺利入职当地企业,月薪达8000元,“手里有技术,心里就踏实”。
为扶持退役军人创业,该局联动金融机构推出“创业贷”。退役军人许某创办农产品加工厂时,不仅获得50万元贷款,还得到专家团队上门指导,如今企业产品辐射周边地区,带动数十名村民增收,成为乡村振兴战场上的“新尖兵”。此外,广德市还与长三角地区企业建立合作机制,为优秀退役军人开拓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坚实护航,织密权益保障“防护网”
“老兵为国家奉献过,他们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最坚实的保障。”这是广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全体工作人员的共识。
该市设立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站,联合律师事务所提供全免费法律咨询与援助服务,成立以来已为30余名退役军人化解劳动争议、家庭矛盾等难题,挽回经济损失超30余万元。在接待窗口,“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的承诺被严格践行:能当场解决的问题绝不拖延,复杂事项明确时限、全程反馈。退役军人陈某与原单位的劳动争议案中,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协调,最终为其讨回公道,“没想到这么较真,真是把我们的事当自家事办。”
为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该局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工作人员定期深入社区、村组,与老兵拉家常、摸实情,分类梳理问题清单,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维权合力,让每一份诉求都能得到妥善回应。
温情浸润,构建尊崇关爱“生态圈”
“不仅要解决老兵的事,更要温暖老兵的心。”广德市推出“优待证+本地优惠”政策,联合文旅、医疗、交通等部门推出38项福利:景区免票、医院优先就诊、公交免费……77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陈大爷手持优待证感慨:“看病便宜了,志愿者常来家里帮忙,这日子比蜜甜。”
每逢春节、建军节等重要节点,走访慰问从不缺席。工作人员带着慰问金和慰问品走进老复员军人、残疾军人、烈士家属家中,围坐炕头听他们讲述军旅岁月,这份跨越时空的牵挂让老兵们热泪盈眶。85岁的孙某老人每次见到来访的工作人员都激动不已:“脱下军装这么多年,党和政府还惦记着我们,心里暖和!”
针对生活困难、重病、遭遇意外的老兵,该局设立专项资金提供临时救助与医疗帮扶。参战老兵陈某患病后家庭陷入困境,局里不仅协调解决部分医药费,还组织志愿者上门打扫、添置日用品,“这份情,我记一辈子。”
通过榜样效应,退役军人王某扎根乡村带领村民发展特色种植的故事广为流传,尊崇军人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效能升级,打造服务保障“连心桥”
“让数据多跑路,让老兵少跑腿”,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推进“互联网+退役军人服务”,搭建信息管理系统,退役登记、待遇申请等业务实现“掌上办”,已线上办理业务500余件,效率提升60%以上。
在服务大厅,“退役军人优先”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工作人员全程引导、微笑服务,“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让办事流程更清晰。对行动不便的老兵,“上门服务”送证到家,把便利送到心坎上。通过常态化业务培训、服务评价机制,工作人员的政策熟练度与服务温度持续提升,窗口多次获评“优质服务窗口”。
从就业扶持到权益守护,从生活关怀到服务升级,该局以“绣花功夫”践行着“为退役军人服务”的初心。这份浸透在细节里的温情,让每一位退役军人都深切感受到:军装虽脱,荣光不减;转身之后,仍有港湾。在这片充满敬意的土地上,尊崇与牵挂正化为持续不断的暖流,陪伴老兵们在人生新征程上步履铿锵。(李宝成)
